CINEASTE 雜誌專訪全球22位知名影評人
(【編按】自本期開始《放映週報》每期將在「電影研究」這個單元介紹新出版重要的電影相關的刊物與專書內容以及各地的電影學術活動。這個單元也將轉載精彩的電影論文,並接受讀者投稿,尤其是研究生的電影論文。希望這個單元能夠對於國內的電影研究提供一些助益。)
2005年美國重要的電影刊物CINEASTE的冬季號(Vol. XXXI, No. 1)以15頁的篇幅,針對全球各國總共22位影評人進行專訪。這是繼該期刊在2000年對全美影評人大規模專訪後,一個延續性的報導(Vol. XXVI, No. 1)。這份報導的前言提到該刊在前一次的專訪中感嘆「許多影評人--尤其是那些為主流報紙與雜誌撰稿的--從出版商,公關公司以及電影發行公司而來的商業壓力讓他們越來越無法寫嚴肅的影評,因為這些公司基本上把影評視為是行銷助力。」
CINEASTE的編輯發現,在歐洲、亞洲、中南美洲、非洲以及澳洲,影評人面臨類似的問題,但是只要影評人願意是替獨立電影雜誌撰稿(例如台灣的《放映週報》),那就有「幾乎是完全自由的空間可以恣意抒發己見,只要他們能夠忍受因為不向企業媒體靠攏而來的相對貧窮(或是在一些例子裡,完全貧窮)的狀態。」
CINEASTE期刊對於各影評人所提的問題是:
1、 做一個影評人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更具體地來說,你為何寫影評?你希望誰看你的影評,你想對他們說什麼?)
2、 一篇好的電影評論有哪些特質?(你認為這些評論在調性上是偏向正面還是負面?對於影片的社會與政治面的討論,對你而言跟討論電影在藝術與娛樂方面的電影特質與價值一樣重要嗎?)
3、 你怎麼看(或是對抗)所謂的電影工業的全球化?你的出版單位給你多少空間去談自己國家的電影?
4、 有哪些影評人,不論是仍在執筆或是屬於上一代,是你奉為典範或是良師的?他們如何影響你對電影評論的態度?
5、 你面臨哪些壓力讓你作為一個影評人的發言受到束縛或是受到控制?
從這些身處各地的影評人針對這些問題所作的回答,可以看到各國面對好萊塢電影工業,非主流電影的處境一樣艱難。但是他們都強調,正因為如此,他們對於那些不易被看見的本國與世界電影才更需要他們去介紹,去評論。即使是帶有強烈批判意味的影評,也能夠引發更多觀眾對於這些電影的注意。
全文是英文發表,因此熱愛電影但是英文不佳的讀者可以藉此機會練練英文。台灣由於沒有大量用英文發表影評人,也沒有人向CINEASTE引介,因此並沒有影評人受到專訪,殊為可惜。在此我將這二十二位影評人的姓名等基本資料列出來,供有興趣進一步認識他們的讀者參考:
Quintin (Eduardo Antin): El Amante Cine, 阿根廷
Adrian Martin:The Age, 澳洲
Christoph Huber: Die Presse, 澳洲
Pedro Butcher: Folha de Sal Paulo, 巴西
Li Hongyu(李宏宇): Southern Weekend(南方週末報),中國
Michel Ciment: Positif, 法國
Jean-Michel Frodon, Cahiers du Cinema(電影筆記), 法國
Olaf Moller: Independent Film Critic, 德國
Angelike Contis: Atheens News, 希臘
Li Cheuk-to(李焯桃):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 香港
Meenakshi Shedde: Daily News and Analysis, 印度
Tullio Kezich: Corrriere della Sera, 義大利
Roberto Silvestri: Il Menifesto, 義大利
Tadao Sato: Asahi Shimbum, 日本
Leonardo Garcia Tsao: La Jornada, 墨西哥
Noel Vera: Businessworld, 菲律賓
Lev Karakhan: Iskusstvo Kino, 俄國
Leon van Nierop: The Critizen, 南非
Kong Rithdee: The Bangkok Post, 泰國
Tahar Chikhaoui: Cinecrits, 突尼西亞
Jonathan Romney: Independent on Sunday,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