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1975年的「歌唱愛國政宣佳作」:熱血國片《梅花》
《賽德克.巴萊》如火如荼上映之際,本次「歌聲舞影慶百年—經典華語歌唱電影回顧展」重映了1975年的歌唱愛國政宣片《梅花》。兩部同樣以抗日為主題的史詩電影雖然相隔近四十年,卻各自再現了20世紀前半,台灣原住民/漢人的抗日歷史,亦反映出台灣電影從70年代到當代,透過不同史觀詮釋這段過去的轉變歷程。本文在此先不對台灣歷來的抗日電影作討論,而是和觀眾介紹《梅花》這部卡司陣容堅強,1976年在港、台兩地締造票房佳績的賣座大戲。1
《梅花》一片將背景設定在八年抗戰前後,聚焦台灣漢人對日本統治者的國仇與家恨,以及對中國祖國的嚮往和忠貞。劇情圍繞在林聚光(岳陽 飾)、林聚勇(柯俊雄 飾)兄弟,與他們的青梅竹馬:文英(胡茵夢 飾)、小蕙(張艾嘉 飾)四人之間的悲歡離合。林家兄弟的父親因為不願遷移祖墳,阻礙了日本政府的工程建設,因而慘遭砍頭。此時,蔣委員長在中國宣布抗戰開始,林兄毅然拋妻棄子前往祖國前線;原本就屌兒啷噹的弟弟林聚勇,不但沒有出席父親的喪禮,反而還繼續穿著木屐拍日本人的馬屁,還和日本老闆的女兒交往。另一方面,長年在外作戰的林兄和戰地小護士江明珠(恬妞 飾)上演了戰地春夢;林兄留在台灣的妻子文英,也和不時送來關懷的日籍軍官池田(谷名倫 飾)發展出曖昧情愫,最後因受不了外界眼光,為表貞烈,投河自盡。死後大批街坊鄰居不畏日軍的步槍,手持梅花到文英跳河的橋上合唱《梅花》一曲,是電影中最為聲勢磅礡的一幕。文英身後留下一個小男孩,繼先,由深愛這家人的小蕙獨自撫養,直到抗戰勝利,林聚光帶著新媽媽江明珠回台團聚。在此忍不住一提,有一幕小蕙幫繼先洗澡的畫面,小男孩竟然摸了自己的小雞雞一把往小蕙的臉上抹,這樣的安排純真地令邪惡的成人觀眾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但兩人在中國式的小院子裡笑得天真爛漫,露出亂世中難見的笑靨。
誠實地說,最初吸引我觀賞這部影片的原因,不外乎是其濃厚的「復古」風情使人想一睹當年台灣影界的風光。《梅花》除了由知名度不墜的劉家昌所執導,卡司名單更讓人好奇,如今淡出演藝圈潛心修行的大美女胡茵夢、少女時期的張艾嘉、性感影星恬妞、和性格男星柯俊雄等人群聚在電影中熱血高唱:「梅花梅花滿天下,愈冷它愈開花…」是什麼樣的一番景況?但更令人好奇的是,除了群星薈萃的魅力,又是什麼樣的時代背景催生了《梅花》?什麼樣的社會條件助燃了影片所傳遞的高昂激情,使《梅花》成為大受歡迎和推崇的一部作品?
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2年台日斷交之後,便是70年代台灣電影「抗日運動」的盛期。2其中,由《梅花》首開其盛,以「台灣人民抗日」的題材,開拓抗日電影走向本土化之先河。3 除了國際關係的低迷、中國大陸進入文革黑暗時期,1975年又逢蔣中正總統逝世,台灣和香港電影皆出現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熱烈懷抱。中國功夫、以及對抗日本鬼子的主題成為港台電影的主流之一。焦雄屏曾以「抽象民族主義高漲的現實逃避」評論《梅花》一片。 4學者葉月瑜則從影片產製的脈絡面向,肯定《梅花》是「政宣電影中的佳作」,因為《梅花》在台灣國家身份備受挑戰之際,透過虛構催淚情節佐以沸騰主題曲的「整合行銷」手法,在無形之中,鞏固了受到衝擊的國族意識,亦安撫、凝聚了被沖散的內部認同。 5
雖然是一部政宣作品,但就細節看來,《梅花》並不單純將人物之間的關係,放置在二元對立的國族框架中——在角色的身上,我們不時可見認同的混雜、認同的掙扎:除了文英和池田軍官之間跨越種族國籍的友好關係,弟弟林聚勇本身的作為與態度,亦可見「孝順」、「愛國」並不一定要以激烈分明的方式來表現-林父被日軍殺害後,林聚勇雖然沒有和親族一起跪在墓前哭泣,卻選擇獨自到父親墳前上香,和父親傾訴內心。當台灣人憤起仇日之際,林聚勇表面上對日本人鞠躬哈腰,但在目睹同胞受到日軍迫害之後,卻不動聲色地在一個歡慶的場合炸毀了日本電力公司。此外,影片中的台灣漢人們,雖受日本統治近半世紀,但從操著台灣國語的市井肉販到知識份子,都選擇起身力抗日本人,說明了文化與國族認同,豈能輕易說改就改的事實。另一方面,儘管影片的時空背景是設定在台灣,但片中不時可見春寒料峭中挺立的梅花枯枝、以及高壯河山的人工佈景,投射著大中國的意象,也逼真了那份懷舊想像。由現今的角度檢視,《梅花》肯定是奉著明顯又特定的政治意識型態而生,但就故事本身而言,對文英、池田軍官、林聚勇等幾個角色矛盾情結的描述,仍讓人訝於其「寫實性」並沒有想像中來的低。
除了賺人熱淚的情節,劉家昌創作的主題曲《梅花》在電影上映之前,便已經由各媒體密集播送全國。更邀集當紅的原野三重唱、青青合唱團,以及甄妮、尤雅、和鳳飛飛三姝攜手合唱。《梅花》電影、和歌曲在官方的支持下,推送至各級機關、軍隊、學校、甚至是幼稚園和海外僑界。除了時逢當年愛國政宣片之熱潮,《梅花》成功的關鍵也在於劉家昌將電影與音樂作了振奮人心的結合,挪用了「歌唱文藝電影」的形式,創作了一部朗朗上口的「歌唱愛國政宣電影」。 6鏗鏘激昂的旋律,搭配俊男美女的臉孔,再加上悲壯淒涼中不失溫情的劇碼,皆促成了《梅花》產製和宣傳的成功。三十多個年頭過去,重看這部電影,除了膚淺讚嘆往日巨星們的風采,也不禁掉進過去,原來在那個惶惶不安的時空裡,不少的台灣觀眾曾因這部淒美的亂世電影,得到了激勵和撫慰的力量,也或許在電影掀起思鄉喟歎之際,暫獲了想像與寄託。
(本文作者梁云繻為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生)
備註:
1.《梅花》由公營的中央電影公司和第一影業公司聯合製作。1976年在台突破3千百萬元的票房,亦在香港傳出票房佳績。參自王瑋等撰,黃建業編輯,《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台北市:文建會,2005年)頁740。
2.曾炫淳,<台灣電影中的日本人形象:中影抗日大戲> (放映週報 第241期)。網址:http://www.funscreen.com.tw/fans.asp?F_no=599&period=241
3.黃仁、王唯編著,《台灣百年電影史話》(台北:中華影評人協會,2004年)頁413。
4.焦雄屏著,<從家鄉到異鄉——台灣電影的大陸情節演變>《時代顯影——中西電影論述》(台北市:遠流,1998年)頁158-60。
5.黃仁著,《國片電影史話:跨世紀華語電影創意的先行者》(台北:台灣商務,2010年)頁225。
6.盧非易著,《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 (1949-1994)》(台北:遠流,1998年)頁219-24。
「經典華語歌唱電影」專題前期文章:
第325期 往事有誰為我數:看《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文/吳家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