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恍如那些尚未走遠的昨日:《寂寞的十七歲》

306
2011-05-06

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說《寂寞的十七歲》和陳映蓉導演的《十七歲的天空》寫的是少年情竇初開,為自己的性向所迷惘的故事;王小帥導演的《十七歲的單車》描繪的是夢想闖蕩大城市的農村少年;柴克艾佛隆的YA片《回到十七歲》訴說一名中年男子如何渴望再次年輕;而作為台灣1960、70年代影壇的巨擘,白景瑞在《寂寞的十七歲》一片則描摹了十七歲少女沉悶而愚誒的青春。十七歲,無獨有偶的成為這麼多藝術體裁共同的命題,到底帶有怎樣的魔力呢?或許因為處於人生中青黃不接的年紀,離成年還有那麼一點空間,心底卻無時不刻渴望時間快轉向前;覺得知道的事情已經很多了,覺得自己已經夠成熟了,其實在大人主宰的社會眼底卻還是稚氣未脫的孩子,人小鬼大,難以捉摸。透著遮掩不住的青春鋒芒,明明是宛若朝陽東升的黎明一般的人生,在狂狷的年少時光裡卻總像在鑽石一般的晶脆裡曲折蜿蜒的光,雖然璀璨但似乎尋覓不到出口。在白景瑞執導,由唐寶雲、柯俊雄、李湘主演的《寂寞的十七歲》電影裡,說的便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場景從藉由鐘聲響落界定上課下課的校園拉開,四十多年前景美高中的校服在玄色的外套下仍透著鮮嫩的淡鵝黃。唐寶雲飾演的十七歲高二女生-唐丹美是老師口中極力誇讚的好學生,名列前茅,被寄予了在聯考中掄元的厚望。同學們總在放學後三五成群嬉鬧著離開,丹美卻是一人抱著書並肩走在看上去古板嚴刻的老師身旁,聽著耳提面命的升學主義訓誡,回家還得面對偌大氣派的房子裡只有佣人的空寂。轉開的電視機正播放褒獎優等學生的報導,就連廣告都是標榜考試補腦的保健食品,丹美的注意力轉到了櫃上的一對瓷貓擺飾,並讓兩隻瓷貓親暱地彼此依偎。書房裡往牆上至書桌的搖鏡裡,一張張獎狀貼得平整,海報裡的電影明星似笑非笑,丹美的視線卻落在私心戀慕的馮家表哥馮澤的照片上。少女懷春的情思在面對到訪的表哥時的舉手投足間展露無疑。不同於交際花似的姊姊丹蘋成熟大方的丰韻,丹美多了那麼一點靦腆無措,直接單純的情感表現無論是在風流倜儻的馮澤或是觀眾眼裡總是透著一股孩子氣-努力製造機會奉上為即將出國的表哥做的跑馬燈似的祝福彩鈴,飯店西餐廳裡點的冰淇淋,對兒童樂園的情有獨鍾等等。丹美十分泰然地面對同學對於自己熱衷兒童樂園的不解,埋在內心深處對愛情的期盼與想像則和父母親一心一意要求她固守課業的本分形成強烈的對比。無法赴表哥的臨行餞別宴,意興闌珊地回絕了同學的慶生派對,丹美被阻攔在她亟欲想要參與的成人世界之前,卻也無心加入與自己年齡相仿的一群。在表哥意外的車禍喪生後,丹美一瞬間由高深莫測的資優生變成了瘋傻痴顛的問題少女。

急轉直下的劇情成了本片的分水嶺。死心眼的丹美深陷在誤以為自己的任性造成表哥意外的心障裡,情緒的掙扎非但無以排遣,面對父母師長的責難懷疑,心底則是益發壓抑。偶然經過被遊說入座的福音講習不僅無法救贖自責的懊悔,反倒加重了對自己內心的鞭笞譴責。唐美雲水靈的大眼睛鑲在削尖的瓜子臉上,使得丹美看似平靜無波的面部表情與眼神流露的痛苦恰到好處地被凸顯。少女的世界夢幻到幾近天真,而這種天真背後的執著在憧憬幻滅後成了折磨。父母眼裡好像就只有姊姊丹蘋,作為丹蘋口中一句句「書獃子」稱呼對象的妹妹丹美,愈發與父母期待中那個無臭無味、無聲無息、乖巧聽話的模範生背道而馳。那些社會化的大人們好像忘了自己是怎麼長大的,直到在協助丹美就醫的過程中,方才漸漸醒悟過來。丹美的覺醒與釋放除了因為馮澤前女友(由李湘飾演的林雪)的吐露實情而減緩負擔之外,更大的一部分是來自愛情夢想的二次幻滅帶來的成長。

時至四十多年後的今日,《寂寞的十七歲》裡批判的課題諸如升學主義掛帥的社會傾向,難以排解的課業壓力和與父母、手足之間的鴻溝等等絲毫未見過時,雖然最後丹美雙親及師長的諒解與陪伴與精神科醫生的建議流於教條化的形式,但白景瑞博士健康寫實主義的拍片手法在當時仍稍嫌高壓封建的台灣社會已經十分深刻地表現了對教育走向的質疑,也提供了日益疏離的親子關係的寫照。年輕的觀眾在欣賞的同時還能一探數十年前的台北街景,比如當時坐落在蓊鬱山間的景美女中,在低矮的民房前矗立的國賓飯店等等。或許不同世代之間最能引起共鳴卻總是最隱晦的就是這樣青澀的年少罷?可能是尷尬的過渡,抑或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多感,卻都不約而同是人生中值得低迴的一瞬。

(本文作者蔡詩葆為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三年級學生)

「電影中的青春」專題前期文章:

第303期 老電影裡的青春影格:《門裡門外》 (文 / 梁云繻)

第304期 那些關於手帕交的附耳嘮騷,青春正艷:《蒂蒂日記》 (文 / 吳家瑀 )

第305期 「愛」的靈光消逝年代:《我是一片雲》 (文 / 陳亭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