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今何在:紀錄片《我愛高跟鞋》呈現的動物利用
對有些人來說,如何選購鞋子特別不易;在她 / 他們的物色過程中,對商品所考量的要素比一般主流的消費者多──除了尋覓中意的款式、適當的價位,以及穿著的舒適度,在個人偏好以外,尚有其他條件也是挑剔的重點所在:不願使用動物皮革製品的消費者,常常要先確認商品是合成皮或真皮所製作;具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著重商品製作過程是否符合環境友善、材質是否有害人體與生態。在跨國資本主義運作下,時尚精品的產製過程與流通販售,強化了階級與區域的不平等,因而,對此抱有批判性眼光的消費者會認為,使用某些強勢名品並不見得光彩。
如此看來,最難討好的消費者,並非美國影集《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中的熱愛名牌鞋的女主角,而是在購買過程中,除了考量滿足「本身所好」,往往也慮及「自身以外」的動物倫理、勞工權益、或生態環境等問題的消費者。也就是說,這類消費者審視商品的眼光,並不只停頓於陳列台架上,或玻璃櫥窗內的片刻狀態而已,尚且還延伸至這些商品還未成型的「過去」以及它們被丟棄之後的「未來」,亦即,穿透了經過重重包裝的展示氛圍,去追索當下無法在商品細節中直接可見的、背後的抽象連結。這些環繞於商品的抽象連結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在網路上觀看短片《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它提供了生動有趣的解說,幫助我們理解「物品」、「我」、「我以外的個體」,在不同型態的「系統」(譬如產業結構或生態環境等)之中,所存在的各種連繫。
而賀照緹導演的紀錄片《我愛高跟鞋》,也抱持了對商品追本溯源的好奇,鎖定「名牌高跟鞋」作為對象,帶我們進入展示櫥窗背後的場域。「名牌高跟鞋」在本片中指的是,標價在300到1000美金,且普遍為一般大眾所知的豪華精品集團所推出的商品。歷經兩年的拍攝,「從中國和俄羅斯的邊境,一路拍到紐約的曼哈頓;從貧困的農村,殺牛取皮的血腥現場,到時尚奢華的大都會」(見官網「影片介紹」),看見名牌高檔鞋龐大的生產製造消費體系中,從精品鞋消費者(服裝設計師)、代工台商、工廠管理幹部、生產線勞工、農人到動物的個體處境。
「春天,小牛的皮剛被割下,女工在生產線上,精心修飾每一個細節。到了那一年的冬天,那些細節就穿在紐約時尚女性的腳上」(見官網「影片介紹」)。《我愛高跟鞋》呈現了很多面向與議題,但以下的討論僅特別針對片中出現動物的部分,包含賀照緹導演在受訪中對小牛的進一步說明。
在拍攝現場遇見小牛
官網中「導演的話」陳述了影片拍攝動機:「五年前,我開始拍衣服和鞋子的故事,在一個機緣下,看到了名牌高跟鞋的生產線,發現做一雙鞋真是複雜,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材料。我當時想,如果不斷的追溯這條生產線的上游,我會看到什麼?我要去哪裡找這些人?另一方面,如果我追到這條生產線的下游,又會是誰的腳,穿上這些美麗的鞋?」
雖然並沒有提及動物,但動物在片中的呈現,顯然是被放置於某種關鍵地位──開場便是一隻四足被綑綁的小牛佔據了畫面中央,影片最後也是以牛的處境收尾──「牛的生存狀態」作為影片首尾框架,成為商品產銷過程中無法忽視的一環。導演在訪談中進一步說明當初的影片拍攝構想:
一開始的構想是想探討全球化生產鏈拉出來的問題,沒有直接要走向動物養殖屠宰現場的這部份。原先我並不知道在這個環節中,牛的處境是這樣的──我的意思是,當然我知道牛皮是從牛的身上來的,但原先比較是在全球化生產鏈架構下去想像這部份。然而在實際拍攝過程中,邊拍邊追蹤到源頭,才發現有這樣一個現場。
雖然紀錄片最初的企畫構想中,對於動物屠宰養殖的部份,並不如完成階段來的著重,但就在靠近動物並實際目睹的情境中,浮現了更深刻的想法。同時,觀眾也因此看到了可能不曾想像過的畫面,尤其是新生小牛犢在被剝皮屠宰之前,由作業人員插管取血清的過程:
取血清的部份,可以看到工人用一根管子插入新生小牛身體,管子另一端是流到萃取血清的研究室,將新鮮的血液進一步處理。取完血清之後就是取皮,但牠這時可能失血過多,但沒有真正昏厥,所以有的在還沒有死之前就拿皮了。皮被剝下來以後,在市場裡的估價是蠻貴的,因為一般認為質料比較柔軟,有彈性,所以售價比較高。而肉的部份就是拿去做小牛火鍋。這就是牠的三個用途:一是取血清,二是取皮,三是取肉。
如同皮與肉,血清也是一種動物性商品,透過生技相關業者,販售到各個實驗室供科學應用。新生小牛一步步被取走身體上可使用部分的漫長死亡過程,刺激觀眾思考:在這樣的產製過程中,我們是否還能夠抱持傳統觀點,認為皮革只是肉的「副產品」。而導演在現場的感受,告訴我們另一個層面:
狗狗曾經是我的陪伴動物,陪伴有十年左右,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後來會去拍那隻小牛的眼睛──在取完血清後被任意棄置的小牛堆中,牠的頭是抬起來的,牠就是躺在那ㄧ堆同伴的裡面,我很快就被牠的眼睛吸引了──我覺得那是屬於生命跟生命之間的連結,雖然那是殘酷的、血淋淋的連結。我當場有些觸動,因為我知道牠就快要死掉了,有些不忍,也覺得有些焦慮。似乎就是當連結產生之後,你跟這個生命的關係已經不一樣了,所以會變得特別難以忍受牠的失去,我覺得這是在拍攝過程中比較內在的部份。我在剪接室看到那一段還是會很難過,我會想到說「牠已經不知道在哪裡了」。所以那時候在現場我是有點搶著想去拍牠的眼睛──因為拍完那段以後,牠其實就已經不在了。
如果小牛「已經不在了」,那牠去了哪裡?
小牛身體各部位被肢解散落之後,進入原料加工與商品產製的階段,最終化成物品的一部份。而屠宰剝皮、生皮鞣製、切割剪裁、皮面處理、縫製成型….等等過程,每個步驟都更加徹底地除去了動物肉身的有機原貌,執行改造與變形,所以人們(尤其是消費者)面對物品時的感受,不再與活生生的小牛有任何連結,因而牠「消失」了。這便是除了其生命消逝以外,小牛的另一種「消失」。
究責於誰?消失的責任承擔者?
有意將小牛的「消失」加以問題化,從而突顯之,導演認為她有某種責任將精品生產過程中涉及動物生死的環節,也就是屠宰現場的影像,帶到觀眾面前:
我之所以選擇標價300到1000美金的高檔皮鞋,是因為企業品牌花大量的費用在廣告與行銷上來打造商品價值,讓消費者覺得穿了它,就比較高貴、典雅、性感、高人一等。可是相對來說,精品鞋的高價中配給後端工人與動物的部份是不成比例的。這個結構導致動物必須這樣子地死亡──對業者與廠商來說最便宜、經濟利益最高的方式。如果你注射一些藥劑讓動物昏迷死亡的話,就不能取血清了。如果真的要用皮的話,那麼死亡過程是應該要被重視的。這是需要被看到的。我想問一個比較驚悚的問題。
在這個商品產製系統之中,跨國核心資本只考慮如何以最低的資金成本,創造最大的利潤,它不考慮經濟動物的福利問題;比如,若採取符合動物福利的屠宰作業,就無法取得小牛血清做為產品出售,業者便因此必須提高皮與肉的價格,因而,資方或代工廠要花較高成本才能購入皮革原料。而更核心的問題在於,全球跨界生產網絡的特性,造就一塊可規避消費者究責的迂迴地帶;以動物福利的訴求來說,歐美資本方看似已然無需對動物福利負責,因為動物飼養與屠宰的環節,已經透過層層轉包,轉由代工廠商向皮革廠採購所需,而生皮來自於屠宰場,至於待宰活畜則又收集自當地小農,因此,相關責任也就隨之層層分散。
相較於隱身在幕後的跨國核心資本方,屠宰作業者卻因為形象鮮明而且具體,因而有時會被大眾甚至運動者追究歸罪,指陳他們要直接為動物的受苦負責。譬如美國紀錄片《血色海灣》(The Cove),對日本一處小漁村的漁民捕殺海豚的呈現手法中,就多少透露了這種狹窄的究責思維。反觀《我愛高跟鞋》則採取了不同的作法。 比如說,影片中的屠宰工人都有戴上口罩,然而這並非是雇主訂下的作業要求,其實是導演主動在現場一個個幫他們配戴的。這是導演出於拍攝倫理的考量,她不希望透過攝影機的拍攝,讓他們赤裸地、以個人面目清楚地呈現在畫面中,因為她認為,執行屠宰作業的工人其實也是體制內受到壓迫的一群:
這些屠宰工人在全球化產業分工下,被壓在很邊緣的位置,他們分到的工錢跟高檔貨的利潤比較起來,就是一些麵包屑而已。可是我們還是得說,在這樣的生產環節裡面,這些人還是得生存,因為他們不一定有什麼選擇。就是因為當地有這樣的產業供需需求,才會有他們的工作。戴上口罩有一點這樣象徵的意義,即使未必大家真的會怪罪他們,但至少我有為他們帶上口罩,也是保護了他們。
我想要談的是高檔商品在生產環節中跟每個工作者之間的異化,對屠宰工人來說,取下這些皮之後並不為自己所用,那種台幣兩萬塊的鞋子跟他們的生活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所以真的要怪罪的話,他們並不是第一線要被怪罪的人,他們並沒有什麼選擇,所以我不希望他們變成箭靶。
消失的小牛 浮現於倫理意識中
在法國劇情片《我的小牛與總統》(La Vache et le président, 2000)中,有一段劇情呈現了原本應該置身於鄉村農場和屠宰場的小牛,竟然遊走於巴黎市區逛大街。其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小牛經過某商店,櫥窗裡面陳列著牛皮皮包,牠停下來,眼光停留在這件商品上,然後掉頭離去。這一幕引人深思的地方是,一隻會走動的活牛出現於城市中竟然如此「格格不入」,牠似乎唯有化身為美食與精品後,城市才有妥當的「位置」容納牠/它。
回到《我愛高跟鞋》的開場:一隻剛生下來就被綑綁四肢的小牛,被工人移入陰暗室內,然後,畫面跳切到五光十色的紐約市區,街頭充斥了高檔名牌的LOGO與商品。這個剪接安排,帶給觀眾的疑問是──在上一個鏡頭裡的小牛,接下來的境況是什麼?小牛身影所沒入的陰暗空間,是什麼景象的場景?為什麼通過那個空間,在下一個鏡頭中倏然映入眼簾的,竟是西方繁華街景充斥消費慾望的街頭,這代表了小牛的去向嗎?
《我的小牛與總統》中「小牛遇見皮包」這一幕,將皮件成品與活體動物,於劇情安排下並置陳列,讓它與牠出現於同一畫面。《我愛高跟鞋》的開頭也展現了這種「扣連意識」,將商品生產流程的首尾兩端,以剪接的手法加以扣連,在影像創作中重組了實際的、真實的產製環節順序。如此「商品-動物」的並置或扣連呈現-「看到眼前這個」,會「想到缺席不在場的那個」-正具體顯影了那「最難討好的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心中常會浮現的「商品-動物-人」的關係連結。
※ 本文的進行由關懷生命協會(網站:http://www.lca.org.tw/)所支持。
作者龔玉玲關注動物與環境議題,相關創作短片曾獲世安美學獎,入圍台北電影獎實驗類等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