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們的野心:《蹺家女聲》

291
2011-01-07

《蹺家女聲》(The Runaways)是一部描述美國1970年代的同名西岸女子搖滾樂團「The Runaways」成軍始末的劇情長片。本片除了敘述這個樂團如何從一個在拖車裡練習、在轟趴裡表演的小樂團,一路蛻變成史上第一個女子搖滾天團之外,電影主要的焦點則是放在樂團的兩位靈魂人物,主唱雪麗柯莉(達珂塔芬妮飾)和主吉他手瓊潔特(克麗絲汀史都華飾)的身上。在樂團成名的過程中,雪麗從一位進入青春叛逆期的15歲鄰家女孩,漸漸變成性感的搖滾蜜桃炸彈,但同時她對酒精與藥物之間的依賴也越陷越深。而在瓊傑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女生的滿腔搖滾熱血,還有他和雪莉之間曖昧不明的情愫。

以一部樂團電影來說,《蹺家女聲》包山包海地呈現這類電影最吸引觀眾的元素:叛逆精神,成名的滋味,經紀人的商業遊戲,性愛、酒精、藥物等社會禁忌,主角價值觀的迷惘與沉淪等主題,本片全都有碰觸到,Runaways樂團的生與死就這樣被濃縮在兩小時的影片之中。但是,這樣包羅萬象的內容就能讓這部電影成為一部成功的經典嗎?這可不見得。

《蹺家女聲》由加拿大籍導演芙羅莉亞西基斯蒙迪自編自導,由女性導演拍攝一個女子樂團的故事原本應該是令人期待的一件事。因為,目前樂團電影就像西部片一樣,所關注的焦點一直是以一個男人為主的世界,而拍攝的導演也多半以男性居多。因而,西基斯蒙迪的企圖就如同Runaways出成軍時的目標一樣,她們都想在以男性稱霸的陽剛世界中吶喊,為和男人一樣「Rock」的女人們發出他們心中的搖滾之聲。

但是導演的企圖心實在太大,又或許是這個樂團有太多可書之處了,雖然西基斯蒙迪想將所有題材一把抓,但卻似乎有點超出她的能力所及,在她的處理之下所有的主題到最都都只是蜻蜓點水般的略略帶過,沒有辦法繼續深入主題的核心。例如片中樂團經紀人金佛利(麥可夏儂飾)除了常常出現在練團室中灌輸主唱雪麗要賣弄性感之外,他把Runaways當作搖錢樹般操作的部分則是輕輕帶過,無法呈現出一個有理想的樂團被商品化的那種遺憾。又例如導演的注意力在拍攝雪麗與瓊兩位女主角時不斷被分散,她似乎想要刻畫雪麗從鄰家女孩成為搖滾女王之後,迷失自我卻又狂傲不羈的複雜心境;又想要歌頌瓊潔特對於搖滾樂的理想與堅持;同時,她又想要處理之瓊和雪麗之間曖昧不明又微妙的感情,這三者各自都有成為一部影片的主軸的潛力,但放在同一部片之中的時候,卻會互相拉扯排擠,使得各自都沒有好好發展的空間。

而在影片的視覺呈現上,有資深MV拍攝與平面攝影經驗的西基斯蒙迪又太過著重於為整體畫面塑造流行感與節奏,因而角色更深層、細膩的心境,與人際之間微妙的化學變化,就在導演的匠心雕琢之下犧牲了。結果,我們看到的是一部總長兩小時,焦點鬆散,匠氣十足,華麗卻空洞的「劇情音樂錄影帶」。

但是這部電影並不是沒有可看之處,飾演瓊潔特的克莉絲汀史都華表現十分亮眼,不論是瓊潔特叛逆騷動的野性、內斂敏感的柔情、或是為了理想的堅持,透過克莉絲汀的肢體語言與神情,瓊潔特的任何面向在克莉絲汀細膩的詮釋之下都顯得說服力十足。

相較之下,飾演雪麗的達珂塔芬妮就顯得遜色不少。童星出身的她曾演出《世界大戰》、《捉迷藏》、《火線救援》等耳熟能詳的電影,並以純真脫俗的外貌贏得觀眾的喜愛,但這也使達珂塔的戲路極度受限。長大之後的她明顯想要擺脫童星的影子,她在12歲的時候曾參與獨立製片《Hounddog》拍攝,在劇中有全裸與受虐的吃重戲份,近年上了高中的她更是接下《暮光之城2:新月》與《暮光之城3:蝕》的反派女配角,她對表演力求挑戰與突破的企圖可見一斑。但飾演雪麗柯莉對於達珂塔芬妮而言,似乎還是有點力不從心。她所詮釋的叛逆與狂傲並不如克莉絲汀來的自然到位,在鏡頭前演出時的達珂塔仍讓人感到一絲揣摹的味道,而當雪麗在藥物與酒精中沉淪的時候,達珂塔更無法有力地詮釋她內心孤寂又憤世忌俗的心境。結果達珂塔芬妮在本片之中表現最自然的一幕,竟是雪麗退出舞台做回平凡女孩時鏡頭的一瞥,那時,她又是那個我們曾經熟悉的純真女孩。

如同Runaways這個樂團是瓊潔特在組成新團「瓊潔特與黑心合唱團(Joan Jett & The Blackhearts)」並寫出成名曲〈Love Rock 'n' Roll〉之前為了理想努力卻失敗的嘗試,在《蹺家女聲》之中,我們也看到許多人的強烈企圖心與努力的痕跡,雖然這部電影並不算是成功之作,但希望他們的努力也會讓自己在未來成為像瓊潔特一樣屹立不搖的風雲人物。

 

「電影中的樂團」專題

第288期 《聽風的歌》:Sigur Ros,是唯一的高音 (文 / 小燕王)

第289期 不同世代,同一個搖滾熱魂:《吉他英雄》 (文 / 洪健倫)

第290期 當他與搖滾同在一起:《搖滾天空:約翰藍儂的少年時代》 (文 / 曾炫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