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機掃描》的迷幻世界看動畫電影的成年之旅

267
2010-07-23

從史上第一部動畫劇情長片《白雪公主》在1937年發行到今日,傳統的二維動畫電影儼然已將被3D電腦動畫片取代,加上近年越來越受歡迎的立體電影技術加持,3D動畫成為動畫片主流的地位便更加不可動搖。但因為傳統動畫的影像具備3D動畫難以取代的筆觸與質地,電影創作者並沒有放棄這種創作形式,進而將其應用到內容更成熟的題材之中,並結合不同的元素,創造出新的電影形式。在這篇文章哩,我想透過2006年的《心機掃描》(A Scanner Darkly) 來看看當「卡通」登大人成為「動畫電影」時,他們會產生什麼新的面貌。

改編自1970年代同名科幻小說的《心機掃描》描寫的是緝毒警員的臥底生活,在一個社會無處不被政府嚴密監視的未來,代號佛洛德的緝毒警官巴布亞特(基努李維飾演)長期擔任臥底打擊藥頭,卻不幸染上毒癮。有天他接到一條命令,內容竟是指派他全天候監視自己的一舉一動,因為他被列為緝毒組的頭號目標。雙面人生活下的強大精神壓力使得他毒癮越來越大,他的大腦因而受到損傷,左右腦相互競爭,意識分裂,使得佛洛德不能意識到他在監視的大毒蟲巴布亞特正是自己。而此時緝毒組的內部調查也發現佛洛德的毒癮,使得他不知不覺陷入重重危機之中。

透過動畫的形式,《心機掃描》編導理察林雷特(Richard Linklater)成功將菲利浦狄克(Philip K. Dick)原著小說中的迷幻世界搬上銀幕,但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導演製作這部動畫片的方式。林雷特的靈感來源是他稍早所製作的另一部真人動畫片《半夢半醒的人生》,導演先拍攝真人演員的演出之後,再利用電腦後製,將影像著色、描邊,製作成一部二維的動畫電影。如此的做法不僅使的幻覺畫面不會過於矯飾突兀,更重要的是,此舉重新界定了動畫再現(reproduce)現實世界的可信度(authenticity),也打破了電影攝影(cinematography)在真實與虛幻之間一直存在的藩籬。

一切要從幾個我對動畫與漫畫的認知談起。第一,以往動畫、卡通片以青少年與兒童觀眾為主要目標,人物的設計與造型以漫畫的畫風為基礎,並依影片的風格需求誇大與改變筆下角色的體型、特徵,或是重新憑想像創造虛構角色,因而,即使像《史瑞克》系列的電腦動畫已經有能力呈現物體表面細微的質地,但大部分動畫的視覺呈現並不是建立在電影那樣透過攝影精準地再現真實世界的基礎之上,而是象徵性地以必要的細節為虛擬物件增添幾分真實感。第二,當我們看動畫的前身──漫畫,尤其某些畫風寫實的超級英雄漫畫(例如《蜘蛛人》)時,儘管它的圖像無法再現真實世界,讀者仍可以輕易的認同圖像所營造的寫實氛圍。這兩點看似相互矛盾,但我認為這就是動畫與漫畫化虛為實的魔力。

而理察林雷特將動畫這樣的特性運用到《心機掃描》之中時,動畫與電影的結合產生了神奇的化學變化。本片先以攝影機拍攝真人演員在場景中演出,因而它的基礎是建立在電影攝影的寫實美學之上的。經過後製,抽離真實世界的色彩,填上平板的色塊之後,這些影像變成一幅幅畫像;但是我們知道畫面中的所有人事物都是直接臨摹鏡頭拍攝到、來自真實世界的一切,而畫面中基奴李維、小勞勃道尼等明星的身影也再再提醒觀眾銀幕上圖像與真實世界間的強烈連結。因而,這部影片便打破以往動畫片不必忠實再現真實的特點,使它成為電影反映真實時的另一種選擇。

除此之外,導演還充份利用了觀眾容易接受漫畫影像寫實風格的特性,加上動畫統一的筆觸與質地的特性使得吸毒者的幻覺在一切真實的影像中顯得豪不突兀。例如影片一開始我們看到蚜蟲在費克身上四竄,儘管觀眾很快就會發覺這是費克的幻覺,但乍看之下它就像是真的一樣,這樣的例子之後在主角亞特的身上也會發生,而且更加讓人分不清楚真假。導演透過將幻覺置入透過臨摹真人實景的畫面之中,無疑地拆解了真實跟幻像之間的藩籬,不但呈現了原作之中的迷幻世界,更向以寫實取向為主的好萊塢電影展示了一種虛實莫辨的新形式。

類似的手法也有使用在2009年台灣上映的《與巴席爾跳華爾滋》,但《巴》片以紀錄片的體裁出發,又在片中交替呈現夢境與現實的畫面,則更將動畫與再現真實之間的關係帶入一個更成熟、複雜的領域。

當我們發現自己漸漸走進一個是非對錯模糊不清的世界,就表示我們已經成長至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對於二維的動畫電影而言,成年,代表的或許是一段從異想國度慢慢的走向現實世界的旅程,但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認識到這兩個世界之間,其實並沒有一條清楚的界線。

「夏日消暑動畫」專題前期文章

第266期 玩具的發聲練習──不想說再見:《玩具總動員3》 (文 / Gina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