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欣賞學刊》 134期論文摘要搶先讀

158
2008-05-22

前言:

最新一期《電影欣賞學刊》中,策劃了一個「蔡明亮與影像史觀」的專題。電影學者丹.強.歐尼爾藉由《不散》來討論蔡明亮電影中的身體與性別議題,而且別出機杼地,把片中所致敬的武俠片《龍門客棧》中的「功夫身體」提取出來、納入了視野,為蔡明亮作品中的身體政治打開了一個電影研究的新向度。藝術學教授高榮禧則把蔡明亮電影中的「情色」策略和「孤寂」母題相互連結,超越了身體議題與身體美學,往下探入了更幽微的心理狀態與孤寂美學。此外,本期中還收錄了李政亮爬梳日治時代關於「大眾」的想像與論述,帶出了台灣中斷已久、亟需重探的左翼思考傳統,也在「大眾電影」此一台灣少有研究累積的範疇中,嘗試擘畫一個開端。《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與《綠的海平線》也同樣是處理日治時代台灣歷史的作品,張家佳以這兩部片作為基礎,討論了「紀錄片」與「歷史再現」之間的複雜關係。專精於精神分析取向的電影研究學者、林建國教授,也評介了一本新書,討論了歐陸電影中對於「失落」的呈現。以下就是134期《電影欣賞學刊》幾篇論文的摘要。

電影遊弋:《不散》與台灣電影之陌異移動身體
丹.強.歐尼爾作 
林郁庭 譯

一般認為,蔡明亮電影於定義二十世紀末以降在全球蔚為風潮的跨國電影美學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諸多學者給予蔡氏電影的極簡風格豐富的詮釋,以為蔡明亮用電影回應台灣社會在二十世紀晚期的社會政治變化,而他作品中明顯缺乏家庭團圓,則被視為顯示了對於改變的焦慮。雖有部分例外,但鮮有學者分析蔡明亮的極簡美學企圖心,以及該企圖與身體、性別與性傾向的關連。在本論文中,筆者以蔡明亮2003年的作品《不散》為例,探討其以極簡主義作為整體美學策略來捕捉行動體,並將全球脈絡中華人電影裡特別被壟斷消費的「功夫」身體重新建構起來。

透過探討《不散》中男性身體之呈現方式,筆者審視男性身體如何順著某種特別的極簡行動──淡化速度和空間特定性的行動──以闡述酷兒社交的可能性。蔡明亮早期電影的極簡主義來自巴贊的長鏡頭寫實主義、敘事省略,以及對於「平凡」人日常生活細微入裡的關注。筆者以為蔡明亮在《不散》中進一步發展該極簡主義為無名氏的遊弋詩篇,溫柔地開啟對功夫片身體政治的重新審視,並熱切期待開發出實質男性身體的新形式,當其橫越逐日全球化而疆域模糊的台灣電影環境。

關鍵字:男性身體、行動、功夫、酷兒、慾望、跨國主義

蔡明亮作品中的孤寂主題與情色策略
高榮禧 作

蔡明亮的作品常呈顯現代都會中男女孤寂的主題,不論同性戀、異性戀或雙性戀,身體經常能從父權家庭的規約中越界出來並展現流動與新的可能性。然而其不斷懷抱對愛的需求卻屢屢遭受挫折,或者只能得到表面零星的滿足,人與人間缺乏穩定持久的情感關係,更像浮萍般漂聚,這表明了存在的疏離感受。蔡明亮常為作品中孤寂的男女開發各種情色變異的潛力,不美化包裝明星般的軀體,也不假藉與暴力連結來迎合觀眾的窺視欲,因而與好萊塢及A片劃開了距離,其採用的情色策略,常能從新的角度挑戰社會中道德與法律容忍的限度,在性壓抑的氛圍中,刻意丟出具爭議性的問題,比如亂倫主題或將拍A片的過程納入,因而在藝術與情色的擺盪間提供了絕佳而豐富內容的研究範例。

「大眾」爭奪下的電影想像與實踐
李政亮 作

「大眾」成為反殖民文化政治的重要一環,起始於1930年代「文藝大眾化」的論辯。大眾成為焦點,來自兩條不同的脈絡。第一是1923年日本關東大震災之後,「大眾」不僅成為流行文化工業爭取的對象,也是左翼運動爭取的目標。日本關於大眾的論爭,也成為1930年代台灣知識分子的思想資源。第二則是台灣本地的抵殖民運動實踐。1920年代以來,台灣知識分子便已展開抵抗殖民體制的運動。在此過程當中,台灣知識分子也已意識到「大眾」的重要性。不過,當時知識分子對於大眾的態度,則是站在啟蒙的立場。

關於「大眾」的討論浮現出幾種不同「大眾」的電影想像與實踐:第一種類型是從左翼的批判思潮出發,他們一方面視電影為宣傳理念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則視電影為城市的象徵,並嘗試從此帶出一條批判資本主義的立場。第二種類型則是伴隨唱片工業、報紙的商業競爭等因素而來的文化消費空間。他們或透過流行歌曲、或透過通俗小說,進行文藝大眾化的工作。其中一種實踐是從流行歌曲出發,隨著流行音樂的走紅,流行歌曲也迅速與電影特別是上海左翼電影產生連結。另一種類型則是流行小說與電影的拍攝。1930年代出現的通俗空間,卻因為殖民者日本步入侵略戰爭的狀態,1930年代中後期開始成為保守論述的空間。其中,小說與電影也與文化霸權的產生連結。

紀錄片中的歷史思維:以《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與《綠的海平線》為例
張家佳 作

有別於電影或電視劇,紀錄片多被視為「描寫真實」的影片,當影像傳達歷史成為普羅大眾了解歷史的管道之一,紀錄片便是眾多記錄歷史的影像中最需討論的重要範例。本文將以紀錄片《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與《綠的海平線》為討論對象,希冀了解紀錄片再現過去的方式,與其思維歷史的模式和意義。

研究發現主要有二:首先,在紀錄片再現史實的部分,紀錄片運用一般史書忽略的史料,建構出另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這是書寫歷史所缺乏的,也是影視史學所重視的;其次,在影像再現歷史意識部分,紀錄片以其影像特有的畫面、動畫與音效,組織過去的史事,由小見大,體現私人與公眾的歷史,此為《尋找1946消失的日本飛機》與《綠的海平線》二片再現歷史的方式,也是導演個人之歷史思維模式與意識。

對本期《電影欣賞學刊》所刊出的學術論文有興趣的讀者,可在各大書店或是國家電影資料館找到零售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