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海戰記》-衝突、成長與苦澀青春
《地海戰記》(Tales from Earthsea)改編自部奇幻小說界的大師之作-美國奇幻、科幻作家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的原著系列小說《地海傳說》(Legend of Earthsea),由宮崎駿監督的長子宮崎吾郎先生製作翻拍成吉卜力動畫電影《地海戰記》,而這部動畫似乎呈現出不同於之前吉卜力創作室的多次奇幻小說成熟的改編動畫作品。
吉卜力創作室對於奇幻文學的改編動畫及推廣的確是貢獻良多的。從早期的角野榮子的《魔女宅急便》,一直到近期黛安娜.韋恩.瓊斯(Diana Wynne Jones)的《霍爾的移動城堡》以及《地海戰記》的小說動畫,這些動畫不僅吸引了不同的年齡族群去電影院觀賞,另外一方面也再次隱隱推動書局賣場特意販售推廣此類魔幻文學小說的熱潮。雖然大部分的青少年也許不一定會願意付出一二百元去購買此類紙本小說或是花費時間去閱讀,反倒可能是較年長的讀者比較可能願意去觀看此類的書籍作品,但這些似乎都指向了動畫觀眾群以及其年齡結構的改變,以及《地海戰記》的整體風格與其他動畫作品的定位及走向所拉開的差異。
令人好奇的是,是什麼樣的故事內容和風格會使得動畫生力軍宮崎吾郎先生願意去嘗試拍攝一部如此節奏緩慢、灰暗痛苦的青少年成長寓言呢?當我們回頭去看《魔女宅急便》以及《霍爾的移動城堡》的時候,我們常常可以發現甘草人物、喜劇情節以及輕快樂曲一直都是吉卜力創作室作品令人感到討喜的原因。討喜的角色如黑貓吉吉、火魔卡西法或是輕快悠揚的樂曲總是會搭配著故事的起伏去幫助觀眾做一些觀影壓力的釋放。相反地,當我們在看觀看《地海戰記》男主角亞刃-英拉德的年輕王子,在動盪混亂的時代中迷失自我,從最初毫無原因的弒父逃亡,不願接受真實自我良心的救贖,而進一步想逃避流浪,又迷失在看似繁華而卻早已千瘡百孔的腐敗文明裡,直到最後被自己愛人的心所點醒;其中敘事鋪陳所大量採用沉重的手法,一而再,再而三地加重視覺上的光與影的沉重,與配樂的沉重,似乎有些許過度強調青少年生澀青春的痛苦,偶爾實在讓觀眾有點喘不過氣來。
雖然如此,沉重而缺乏壓力釋放的自我追尋,或許正就是這作品的特色所在。而《地海戰記》之中,年輕無知的亞刃心中的迷惑和霍特鎮的繁華、虛假與腐敗,似乎更進一步地提點暗示著當代年輕人,故事中的世界便是當今社會的縮影,教育的意味其實還是頗高的。
人人都畏懼屬於自己真實的一面,片中插曲「瑟魯之歌」完全不添加任何伴奏及配樂的清唱卻因此能在簡約的嗓音中流洩真實而動人的情感,瑟魯哀怨卻輕柔的歌聲確實如以往的吉卜力系列原聲帶一般,有令人有想一聽而再聽的水準。搭配上《地海戰記》這樣一部不加上裝飾曲折而平鋪直敘的故事情節,似乎在角色上、敘事上、配樂以及整體風格及技巧被刻意營造出一種年輕生澀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或許是宮崎吾郎特意想去營造某種苦澀的真實年輕心酸、衝突與成長。本片的敘事強調亞刃與其父親的衝突,影片的宣傳也強調了宮崎駿以及宮崎吾郎的父子衝突。亞刃無法超越偉大父王的詛咒及殺父情節,似乎重疊在宮崎吾郎先生真實的人生中,也可能成為他亟欲跨越的拍攝動畫目標。
最後,我期待看到宮崎吾郎先生會在未來的作品中,仍可以看到保有這種年輕衝突的反叛感,亦可以發揮出如其父親在處理灰暗主題之後敘事發展的能力,可以用更順暢、更成熟的敘事結局去讓觀眾感受某些沉重的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