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猶有讀書聲》To Be and to Have
25 期
2006-09-04
時間—在大人的世界裡因為壓迫,所以總是流動快速;而人煙稀少的山村、教室整齊排放在桌面上的小學課桌椅、緩慢…停…視線對焦。兩隻以其慣有速度緩行的烏龜,巧妙的帶動整體的氛圍,這裡的空氣是新鮮不受污染的、成群的牛兒可以橫行在山野、孩童的笑聲是清澈嘹亮的,時間可以靜止也不受打擾,沒有倉促的喇叭聲,更沒有紅綠燈規定你行走的速度。沒有規矩成了這裡最有特色也再自然不過的一貫性。回歸最自然的狀態,回歸教學原始的初衷,沒有校規,沒有絕對。
4~11歲不等的13位小孩被放在同一間教室似乎不太妥當,卻發現其實不然。不同年齡層的小孩在一起互相撞擊、碰觸,在其中有人因此成為照顧弟妹的兄長,有人知道如何跟同儕學習互讓,山村中小小教室的交流,可以上課、可以烹飪、可以嬉戲。在喬治亦師亦友的陪伴下,填滿心靈、無限寬闊!你以為很微小的存在,因為緩慢的輕鬆感,自在、舒服在這個空間於是被合理地放大。
不禁要想,如果自己也深處其中:如果我是教職者,如果為人父母,如果我也有兄姊弟妹,那麼把這個社會縮小,剛剛好放到這個法國山村的小學,這些如果都能在其中被領悟且更進一步提出來解決,如果可以這麼簡單、質樸,如四季的自然更替。是不是,其實笑聲也是可以被學習,兒時純真也可以因此被記起,回歸最初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