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701
【雄影】浮動的海與停靠的港
專訪《野番茄》導演廖克發
【北影】時間裡的海:談《軍中禁戀》
文/ 蕭宇軒;圖/《軍中禁戀》,取自Criterion Collection網站
在什麼樣的、誰的回憶裡,音樂和畫面能夠如此交纏又破碎?不妨先將整部電影,當作是Galoup的向死意志和人生跑馬燈間,糾纏搏鬥,最後昇華到了既孤獨又喧囂的來世吧!這三次音畫片段之於整條敘事軸線,就好比Sentain之於Galoup的回憶,美得讓人不知所措,打亂了好不容易在陌生環境裡建立起的內在秩序。
【雄影】2021高雄拍短片總評——在追求「多元」之後
文/ 韋晢;圖/《通往世界的起點》劇照,高雄電影節提供
評論九部高雄拍電影或許難以對台灣短片做出如何具代表性的總結,然而我們仍能從中看出短片在內容上必定面臨剪裁與取捨,與其塞入過多元素,不如好好探索角色情感,而就算是處理複雜的題材,也可以謹守特定切入角度、以小觀大;在形式上,需要的是創作者清晰的影像意識,讓觀眾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對作品產生深刻印象。
【臺北詩歌節】文學紀錄片裡的德語作家:波爾和格拉斯
文/ 梁景峯;圖/青年時期的格拉斯,臺北詩歌節提供
波爾和格拉斯是社會介入的作家。文學作品來自生活經驗,對社會的觀察。而且他們有藝術的自覺,細緻創作,才能成功寫出好作品。只有浮面寫實或者政治正確也是藝術的怠惰。他們創作不懈,從社會的各個層面,從底層,內層來觀察人生,體會真相。波爾在紀錄片中說,同情不是多愁善感或濫情,同情是能感同身受,有創造性的力道。
我的電影是想像力生產器——牧野貴專訪(二)
文/ 吳梓安;採訪/Esperanza Collado、吳梓安;圖/《Memento Stella》劇照,取自TIDF官網
為了維持心理健康,我時常冥想。但我的冥想方式和禪宗不同。坐禪時通常希望你避開思考,遁入無意識或「無」的狀態中。但我自己的冥想方式中,我會想非常多的事情。我最近發現這種方式比較接近唯識學派的狀態。也就是說,潛入無意識之中,進入更深的層次,並找到所謂的「種子」,泅泳於此。
我的電影是想像力生產器——牧野貴專訪(一)
文/ 吳梓安;採訪/Esperanza Collado、吳梓安;圖/《Memento Stella》劇照,取自TIDF官網
我想透過我的影像表現,接近這種特質。也想製作同時關於許多事情和「無」的電影。讓這些作品能穿越不同文化與國界。所以我選擇製作流動無形,避免再現語言或臉孔的電影。因為一但一張清楚的臉孔或對白出現,觀眾的想像力就會停止在此。對我而言影像表現最重要的是,創造一種觀眾與螢幕之間的關係,站在商業電影與政治宣傳片的對立處。
專訪《鱷魚》導演陳大璞──苦澀回甘的爬蟲類愛情故事
文/ 甜寒、謝佳錦;圖/《鱷魚》劇照,台北双喜電影提供
雖有愛情故事作為核心,但如何以輕鬆口吻傳達土地正義的嚴肅主題,也是他們創作上的重要考量。電影一方面是李心潔和柯震東的「邊緣人戀曲」,另一方面是柯震東和李康生搭檔的「政治黑色喜劇」,要在兩種類型取得平衡。陳大璞笑稱「李康生私底下很有趣,蔡導卻都把他拍得很慘」,這次邀請李康生,就是打算呈現這份他性格中的天然喜感。
2021台北文學.閱影展:「新小說X法國電影新浪潮」(10/22-11/2)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競賽徵件中,12/20止
2021臺灣國際人權影展(10/22-31線上影展,10/15-11/30聚落串聯放映)
數位共感:法國VR特展(11/4止)
2021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線上映後座談)
【府中15】9-10月「超越顛峰」線上主題策展
【桃園光影文化館】9-10月「秋日光影動畫祭」主題影展
2021台灣國際酷兒影展(10/8-11,台北新光影城;10/12-31,線上KKTIX)
南方影展「疫情一天」競賽即日起開跑(至政府宣布疫情警戒至二期解除截止)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