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op humain(e):阿莫多瓦《人聲》的精準與失控 | 文/ 許楚君;圖/《人聲》劇照,傳影互動提供 | 隨時失控的恐懼,被小心安放在過分的精密情境,而非阿莫多瓦早期作品狂歡節式的混亂之上,使得這種情緒變得更加歇斯底里。無論工具店裡滿牆的斧與槌,床上燙得平整的西裝,房間角落早已打包成箱的情人舊物,甚至是抽屜裡排列整齊的膠囊咖啡,都彷彿被高懸在被破壞的懸崖之上,等著被下一刻爆發的情緒摧毀。 | | |
|
|
| 《小野田的叢林萬夜》:一個散步的侵略者 | 文/ 張笠聲;圖/《小野田的叢林萬夜》劇照 © bathysphere,取自坎城影展官網 | 選擇太賀演出這個角色是本片的亮點之一。因為,他的明星形象可是象徵著「寬鬆世代」!太賀就是我們。正是這樣的他,在世人都遺忘危險時,對小野田的傳說十分好奇。他孤獨嗎?他瘋了嗎?他不想好好生活嗎?他根本就是用一種來抓神奇寶貝的冒險心態來詮釋這個行動,這個時代錯亂感把觀眾的距離拉得更近。 | | |
|
|
| 向著「真實」而去的「驅力」:《超速性追緝》 | 文/ 壁虎先生;圖/《超速性追緝》25周年4K修復版(甲上娛樂提供) | 驅力因而在電影中宛如變形蟲,時而成為范恩爬匐於汽車表面上的身軀;時而成為巴拉德出神的暈眩;時而成為捧著演員抖落的顫動的鏡頭本身的撫觸;時而肉體化為凹凸的金屬表面與肉體、與彼此的摩擦;時而成為范恩手上的照相機閃光;或成為鏡頭下成為死屍的范恩合夥人瞳孔中的黑洞;或成為高速飛馳的模糊;或成為輪胎轉動時暫留的線條。 | | |
|
|
| 介於在家與解封之間:記疫情前後台灣影像展覽的「居家感」傾向 | 文/ 王振愷;圖/丁昶文作品《白氏與鬼子》(2014),和紙門、單頻道錄像(9分01秒),取自藝術家個人網站 | 在這個處在警戒與開放、解與不解的中介狀態,加上筆者所觀賞的幾檔展覽在展呈上都有一種「宛如在家」的氛圍。本文將從這種感知狀態出發,描述疫情時代裡的台灣影像展覽中,不管是作品或展場設計上的「居家感」傾向,並進一步連結台灣室內設計史與物質生活的大背景,思考這種「居家感」從何而來? | | |
|
|
| 記憶中的雷奈的《夜與霧》——兼談「台映試片室」及其延伸(上) | 文/ 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圖/《夜與霧》,編輯截圖 | 倘若你站在武昌街二段,面對兩間電影院(左邊是「豪華」、右邊是「日新」)的一條小巷(所以背後是昔日「台北大戲院」、現今廢墟)一直往前走,穿出巷子,就是漢口街二段,迎面那個樓房,就是台映試片室了。老闆陳先生收回以後很久,我才曉得原本賣茶葉(一罐一罐的),可能也賣茶具、品茶用品,2F才是試片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