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機的咒術:吳耀東與《站在那裡》 | 文/ 蕭鈺;圖/《站在那裡》劇照,取自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官網 | 除了字卡,旁白在吳導作品中是無可抽離的環節;然而過往影片中,如《在高速公路上游泳》,有個再明確不過的指涉對象,相較下,《站在那裡》的開場白顯得語意模糊──似乎設定了一位不時給予反饋的暱名對象在彼處傾聽(顯然並不是片中兩位主角其中之一)。日記式的獨白,讓吳導作品增添了未曾出現的朦朧詩意,隱晦地銜接起兩條未相交的故事軸線。 | | |
|
|
| 致敬大師,大師亦為凡人:評《削瘦的靈魂》與朱賢哲創作思維 | 文/ Alex YANG;圖/《削瘦的靈魂》劇照,目宿媒體提供 | 電影裡的故事、電影外的人情、拍攝與被攝的關係,從頭到尾都圍繞在七等生,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當被攝者幾乎主導了所有創作意義時,受限於各種命題與現實牽制的朱賢哲,仍能善用所有被動情境,賦予《削瘦的靈魂》自身存在價值。它就像素描畫像,在明暗筆觸間勾勒七等生的文學生命──致敬文壇大師,而大師亦為凡人。 | | |
|
|
| 在台灣拍一部當代的「吸血鬼」電影:訪《狂歡時刻》導演王洪飛 | 文/ 黃瀚生;圖/王洪飛導演(光譜映像提供) | 由荷蘭導演王洪飛執導的最新劇情長片《Dead & Beautiful》,今年稍早在鹿特丹國際影展世界首映,故事講述五位富家男女藉由追求感官體驗來消遣時光。在一晚神秘的傳統儀式後,意外發現自己長出了吸血鬼的尖牙,他們真的變成吸血鬼?抑或這只是一次玩過頭的惡作劇?本片預計下半年在台灣上映,搶先訪問導演關於本片的創作歷程。 | | |
|
|
| 【我的青島東路七號】與膠卷同行,黃庭輔的「工頭」紀事 | 文/ 甜寒、謝佳錦;圖/黃庭輔在香港紡織工廠搬運膠卷 | 1989年,正值電圖轉型,新館長井迎瑞主動扛起另一沉重責任,投入搶救老電影的長期任務。很快地,從廟會、義工總隊、電影公司倉庫等各處來的舊拷貝堆積如山,櫃子也越來越多。整個空間在短時間內產生很大變化,「一邊是片庫,一邊是書庫,兩邊都很重,所以有一次中間的地板還裂開!」為了整修,休館一個月並分流上班。 | | |
|
|
| 楊志龍:動作最迷人的地方,就是永遠充滿想像 | 文/ 王維玲;圖/中為楊志龍(台北市電影戲劇業職業工會提供) | 如同故事有起承轉合,他特別重視動作場面的啟動點、衝突最高點及結束點。「其中最難的就是啟動點,掌握得好,才能立刻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例如《樂獄》的浴池打鬥,鬼哥試圖攻擊科長,楊志龍設計衝突的啟動點,正是科長慢慢靠近水池時,鬼哥突然將對方拖入水中,讓螢幕前的觀眾感到自己彷彿也被拉入水中的恐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