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台語片《泰山寶藏》淺談台灣原住民族形象再現 | 文/ Yawi Nokex(亞威.諾給赫);《泰山寶藏》劇照/影視聽中心提供 | 當時的原住民確實沒有能夠詮釋自己的機會和權力,不管台語片還是國語片都一樣,台灣原住民作為一個在社會空間與政治空間弱勢的群體,在影像上的呈現一直是由他人代言,且扮演著大社會依自己的觀點所建制化的結果,這當然也凸顯在《泰山寶藏》,即便出現的是以馬來亞為背景的「土著」,但當土著角色出現時,背景音樂卻是號稱是取自阿美族傳統歌謠的〈賞月舞〉旋律,足見這個導演是有意識使用台灣原住民族的形象。 | | |
|
|
| 《波濤最深處》團結擁抱多元價值Diversity in Unity | 文/ 黃香;圖/斯里蘭卡詩人卡爾帕娜·安博蘿絲(Kalpana Ambrose)在家中讀詩(《波濤最深處》劇照,黃明川提供) | 黃明川在映後座談開宗明義:「想離開自己的國家多一點,離開自己的性別多一點。」他每一回拍電影,無論類型或內容,都是夫子自道的實踐:「跨過習常,我才看到那從未遇過的自己。」新作《波濤最深處》,他尤其跨越得徹底:跨過生理性別,跨過黑水洋流,離開熟悉的地域,望向比台灣國境之南更炎熱,更接近赤道的熱帶南亞,駐馬聆聽女詩人的言說,呈示她們的集體心聲:反抗不正義、不平等、壓迫人的社會。
| | |
|
|
| 【高雄電影節 XR無限幻境】新人類宣言:《色度:賈曼計畫》 | 文/ 許耀文;圖/《色度:賈曼計畫》放映現場(來源: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KRIS KANG拍攝) | 《色度:賈曼計畫》中途將觀眾的視覺從VR世界拉回現實的展場空間,利用VR裝置的技術模擬賈曼生前逐漸失明的視覺狀態,眼前變得模糊、迷濛、顏色擴延漫散,彷彿RGB色碼偏移失真,展場空間和身旁觀眾的形體開始異化,彷彿有什麼藥效上來了,現實與虛擬的邊界解離了,接著透過紅外線熱感應的濾鏡效果,身旁觀眾的體熱色溫看得一清二楚,疫情期間公權力拿來檢視我們是否健康的技術,竟讓這個空間變得如此感官、如此曖昧。 | | |
|
|
| 微觀的方式看待人生與感情:專訪《戀愛好好說》導演郭珍弟 | 文/ 翁煌德;圖/《戀愛好好說》劇照,海鵬影業提供 | 「我很喜歡岡本加乃子的小說《越年》,後來讀到《家靈》的時候,突然有一股衝動,想要把它改編成電影劇本。我自己很喜歡她所描述的那種很初始的熱情跟能量,不管是復仇或求愛,其實都是在那個追逐的過程中,你會不斷地感受到那個能量,我自己覺得這個觀念也很東方,跟西方所謂的浪漫愛的觀點是很不一樣的。因為那個熱情的源頭不在對象也不在目標,是在你生命的本體裡面。」 | | |
|
|
| 【南方影展】舞蹈作為一種抵抗,為了哀傷的一代挺身而舞——訪《紅粉大叔舞舞舞》導演阿拉許・伊夏吉 | 文/ 許耀文;《紅粉大叔舞舞舞》劇照(圖/南方影展提供) | 紀錄片《紅粉大叔舞舞舞》將鏡頭對準一位活躍於革命前的傳奇舞者,他是見證伊朗社會變動的證人,也是碩果僅存的數位舞者之一。因為伊朗社會禁止女性公開跳舞,避免被認為是公然搔首弄姿,這位名叫阿米的大叔開始男扮女裝在各大場合表演娛樂大眾,也從舞蹈中找到人生的喜悅和價值。片中他身著薄紗串珠繽紛舞衣,腰際脖子或耳上襯滿耀眼奪目墜飾,扮相華麗從暗處幽暗光線中粉墨登場⋯⋯ | | |
|
|
| 後疫情播出平台、影展、發行、製片生態: 記第11屆CCDF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後疫情時代」專題講座報導 | 文/ 蔡宛庭;圖/CCDF預錄講座截圖,CNEX提供 | 《逃離沙烏地》在導演無法進入沙烏地阿拉伯的情況下,由少女每天用手機拍下自己的情況並偷偷傳給導演,導演則遠端剪輯並給她建議、教她該怎麼做;《交往》裡導演和交往的情侶簽下協議後,得到了他們所有的社交媒體訊息還有互攝彼此的影片,然後每個週末導演通過視訊進行採訪並錄下畫面,整部紀錄片就這樣在線上架構出來。這些電影彷彿為疫情將帶來的跨境移動困境,預先展示出了另一條不受地域限制的製作途徑。 | | |
|
|
| 從動物森友會到家庭倫理劇:從台語片《泰山寶藏》談泰山電影在台接收與演變 | 文/ 朱孟瑾;圖/《泰山寶藏》劇照,影視聽中心提供 | 影像保存的目的,是讓現代不遺忘過去,也不被未來所遺忘。本篇文章除了概述泰山電影的魅力,最主要想透過當年映演資料、報紙廣告與影片,試著捕捉在《泰山寶藏》出現之前,泰山電影在台灣曾經有多紅;透過報紙廣告,台灣人對泰山電影的印象是什麼?當台語影人拍攝《泰山寶藏》時,又如何保留和抽換情節設定,代以更貼近台灣觀眾的核心內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