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4678
尋找琪拉・穆拉托娃的獨特位相
專訪烏克蘭國家電影中心研究人員Arsenii Kniazkov
從膠卷的尸體到電影的身體——《數電影的人》
文/ 陳平浩;《數電影的人》劇照,影視聽中心提供
這部由國家影視聽中心委製與合拍的紀錄片,記錄了同時揭露了內部「電影修復部門」的日常工作。這份日常工作其實十分「異常」:四處搜索亡佚湮久的老電影膠卷,好不容易尋到了一部江湖失傳數十年的知名神作或不知名神秘作品,興沖沖立刻揭掀裝填了拷貝底片的金屬盒蓋、強烈的酸蝕氣味(屍臭嗎)刺鼻襲來,指尖輕微一觸碰,微細的粉塵粒子浮升——膠卷上的光化學塗料歷久質變,必須由「電影撿骨師」望聞問切,判斷「還有沒有救」。
從《危險的青春》的虛妄空無到《地獄新娘》的佛堂密室
文/ 鄭秉泓;圖/《危險的青春》劇照,影視聽中心提供
這回一口氣重看辛奇五部修復作品,我一度覺得自己就像《地獄新娘》裡頭為了追查真相卻被關入佛堂密室的白瑞美,但我要尋找的不是殺人真相,而是台灣電影失落的好幾章。如果台灣新電影和中央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佔據了佛堂最主要的佈置,那麼被放在神案底下、被遺棄在不起眼角落、被收納在櫥櫃及高架上、甚至機巧隱微的密室中的,還有哪些作品?
現實世界的混種與變形:2020雄影國際短片競賽初選觀察(上)
文/ 洪健倫;圖/《卡帶幻幻愛》劇照,高雄電影節提供
今年國際組的40部入圍作品中,確實有精彩的跨類混種實驗作。他們的共通之處,一是皆以「動畫」此一形式作為打破類型框架的工具。其二則是它們從生活經驗出發,從現實影像取材,再以不同手法處理,創造獨特的視覺趣味。其中別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應該是「小動畫大世界」單元裡的《卡帶幻幻愛》,將真人實景拍攝的畫面以停格動畫形式呈現,讓創作者得以在寫實題材中加入天馬行空的想像元素。
現實世界的混種與變形:2020雄影國際短片競賽初選觀察(下)
文/ 洪健倫;圖/《夜更》劇照,高雄電影節提供
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持續將近一年,這樣的社會動盪,也直接、間接反映在今年的香港作品。國際首映的《夜更》,是處理抗爭題材作品中,在敘事、觀點與執行層面,都處理得較為沉著的。本片由《十年:浮瓜》導演郭臻執導,故事以一名計程車司機,擔任抗爭運動的第三方,並透過車上乘客對話,呈現不同世代、社經背景與政治立場的觀點。在三方相互參照之下,引導觀眾思辨孰是孰非。
遊戲、反叛與記憶的片刻––談「2020桃園電影節」拉烏‧盧伊茲三部作品
文/ 鄭景懋;圖/截自《三生一死》海報,取自IMDb
盧伊茲曾在1990年代初期,於美國哈佛大學授課,在那段時間累積對電影理論的思考,後來集結成為三冊的《電影詩學》。盧伊茲闡述他對於好萊塢電影所立下的三幕劇、核心衝突、角色意志等敘事典範強烈的反對立場,他認為美國電影中的主角,被預設為有強烈想要得到甚麼的意志,由此意志產生與對立方的衝突,因此驅動了情節,但這也讓觀眾成為「意志的囚徒」,而遠離了實際上更為多元多樣且無理荒謬的現實世界。
為什麼要看短片?回歸短片創作的原生力量——2020關渡電影節國際觀摩短片總評
文/ 馬曼容;圖/《王國》劇照,關渡電影節提供
導演余修善在《少女宵夜不吃素》講述兩名平常嬉戲的青春少女,白天看似無異樣,但直至入夜、深入叢林後,才發現閨蜜的驚人秘密,慾望也逐漸茁壯。擅長營造詭譎氛圍的余修善,在她的下一部短片《產房奇浴夜》,仿若《三更2之餃子》的謎樣驚悚,透過精細美術、鮮明色塊,呈現護士大啖血肉的饗食時刻,該片也獲得2019年東南亞短片競賽的最佳短片。當我們從國際聚焦回東南亞,更能嗅出短片裡那股獨特的氣息,一種來自原生的力量。
【女影】女傭們的裝扮遊戲:《海的另一端》
文/ 許耀文;圖/《海的另一端》劇照,女僕們分工燙晾衣服宛如一支交響樂團
《海的另一端》形式上虛實交錯互現,混雜訪談、日常情景與「角色扮演」再現情境劇。最特別的是,課堂上提及的幾段情境與女傭分享的親身經歷,在片中都由女傭們親自粉墨登場重演,有人扮演雇主,有人扮演女傭,成了一場女傭的裝扮遊戲。透過重演,女傭們再訪並直視了自身的苦澀經歷,被攝者在鏡頭前成了表演者,主動參與了本片的部份創作,也彷彿完成了某種屬於女傭們的共同創作療程。
連俞涵看《數電影的人》—— 重新看見那些靜靜死亡的東西
文/ 陳芷儀;圖/《數電影的人》劇照,影視聽中心提供
「我演台灣以前時代的戲,卻常常找不到可以參考的影像,怎麼會這樣?覺得滿疑惑的。」她希冀能在某個影片看見當時的建築物和街道,甚至是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樣貌、講話方式、有著怎樣的想像力等等,卻時常撲空,「也許閱讀也是一種方式,但是影像的部分如果能保留下來,對演員做功課是更有幫助的。」連俞涵的困惑,在《數電影的人》裡得到解答。
追憶創造方法的年代
文/ 吳俊輝;圖/辛奇工作照,影視聽中心典藏,取自開放博物館
為了拍《双面情人》一場由人變成怪物的戲,先化一部分的妝,拍好,再倒片,化妝,再拍,要拍出人漸漸變身的感覺,攝影機絕對不能動。槌玻璃的戲因為沒有武行,只好叫人把糖溶掉做成玻璃的樣子。辛奇導演經常用一種批判、幽默的口氣說出這些故事,也常常對這些因土法煉鋼法所造成難以掌控的低落品質而有所遺憾,但對我來言,台語片的這些創作方法都充滿著實驗精神,非常有啟發性,可以說台語片的年代是創造方法的年代。
女性影展(10/16-25)
浮世流雲:成瀨巳喜男影展(10/23-11/5)
高雄電影節「XR無限幻境」(10/16-11/1)
2020世界影音遺產日—守護記憶寶藏系列活動:《泰山寶藏》10/27亞洲首映免費索票
桃園電影節(10/9-23)
【府中15】2020年10月主題「南向世界」節目資訊
【光點台北】2020年10月上映電影資訊
「辛奇.很新.奇」影展,全臺巡迴中
【桃園光影文化館】9-10月「好秋嘉年華」主題影展
《我們的勇敢時刻》系列,公視+上架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