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1661
亂世之下,重讀胡金銓電影的政治訊息
專訪鮮浪潮董事舒琪
《兔嘲男孩》的政治無意識
文/ 鄧紹宏
《兔嘲男孩》選擇鮑伊之所以耐人尋味,就在於歌手自身的曖昧性。在記錄鮑伊柏林時期的傳記Helden(書名即德文「英雄」)裡,作者Tobias Rüther提到了鮑伊早年對法西斯政權和希特勒的迷戀。根據作者記述,鮑伊(應是在藥物影響下)自認是音樂彌賽亞,他並從法西斯領袖的強人形象裡看到了自己,甚至大膽自豪道,「我理當可以是個他媽好的希特勒」。
【圓桌】回溯與展望:從《陽光普照》討論鍾孟宏電影(下)
文/ 橘貓、Pony、Cari、桑妮
鍾孟宏現在將創作資源借給黃信堯等人的狀況,到底是去做影像跟影音代工,還是真的是黃信堯等人和鍾孟宏有了什麼美學或思想的對話?像是黃信堯,他跟鍾孟宏的偏好在我看來完全不是一個路數。鍾孟宏是藉著底層窺視神秘(所以多用隱喻),但黃信堯的想法就沒那麼形而上。就現階段來說,鍾孟宏仍在拓展他的「門派」,但這種門派的向心力是否能夠超越資源的借用而成為別的東西,我對此比較保留。
【圓桌】作為譬喻的聯想與侷限?從《陽光普照》討論鍾孟宏電影(中)
文/ 橘貓、Pony、Cari、桑妮
我對鍾孟宏電影是否要指向台灣某個社會現狀,是有疑慮的。這或許也是他電影的缺失,和寓言一樣,很多時候角色上面太功能性,看起來有意訴說台灣角落的縮影,包含各種血緣、國族,但所有終究只是生活的呈現,要擴大成民族譬喻,有點不太可考。因為回看角色的脈絡,或是他們最後的境遇,其實未能從電影本身看到這個背景的未來性。
【圓桌】父愛的茫然:從《陽光普照》討論鍾孟宏電影(上)
文/ 橘貓、Pony、Cari、桑妮
比起鍾孟宏對於「家庭」的描寫,我認為他更關心的是「父子」之間的關係,但相對地,這樣的關係不全然是單向(父對子)的關係,反而通過故事的開端,利用雙向的關係,父子之間的交互談話,緊扣著鍾孟宏一直以來的敘事主題。他往往會藉由一方的不理解與對另一方的陌生感,造成角色之間的嫌隙,之後再從中延伸探討,可能是關於世代的差異,或者是家庭之間未被看見的創傷。
歡迎光臨!「這是一個在自助洗衣店的故事」:專訪藝術家賈茜茹
文/ 王振愷 圖/陳長志攝影,北師美術館提供
北師美術館從2015年起推動兩年一次「Dreamin' MoNTUE作夢計畫」徵件,將整個場館敞開成一個創意前衛的藝術提案平台,2019年由藝術家賈茜茹所提出跨領域計畫「這是一個在自助洗衣店的故事」獲選,集結多位藝術家集體創造出一間融合影像、聲音、現成物與現場舞蹈的大型洗衣店。除了平時開放的靜態展覽外,每週末也在展場中進行售票的現場表演,引領觀眾「走進一部電影裡面看一場電影」。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至2020/3/15止)
【桃園光影文化館】2020年1-2月「音像搖擺」主題影展
【光點台北】2020年2月上映電影資訊
【府中15】2020年2月主題「雞蛋與高牆」節目資訊
第七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阿尼瑪 國際徵件開跑!(2020/4/30止)
台灣華文原創編劇駐市計畫徵件(至3/16止)
2020台北電影獎、國際新導演競賽報名開跑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