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8625
龐克與牢騷,兩道東南亞的幽默新聲
談台北電影節「東南亞新銳短片選」兩位焦點影人
《東京流浪者》:鈴木清順的鏡像空間
文/ 影評人牛頭犬
就像是片中曾出現日式簷廊長刀砍殺的武士片諧仿,對比於主角在蒼茫雪中唱著主題曲的音樂片調調,鈴木清順的作品中,荒唐與浪漫、嘲弄與歌頌、集體與個人、類型與反類型,總可以並行不悖地呈現,就像鏡子斷裂開虛與實的兩面,我們在那錯亂、衝突、矛盾的對比中,隱約地看見人存在於世間永遠無法逃脫的荒謬與荒涼。
【北影】《見證》一場視與聽的感官煉獄
文/ 吳重寬
要是說《現代啟示錄》是主角的迷離噩夢,《見證》可能是現世人間的末日,《見證》原片名「Come and See」,語出舊約聖經的啟示錄,意思是來看天啓四騎士帶來最後的審判,然而克利莫夫不只要你來看,還要你聽。從片頭開始不斷在上空盤旋的飛機聲籠罩四周,讓人無法逃脫,不時嘈雜響起的納粹廣播在耳畔猖狂的挑釁,嗡嗡惱人的蒼蠅聲則是死亡的喪鐘。
【北影】我厭倦了民主社會:《美國動物》
文/ 沈怡昕
雖然厭倦民主社會的僵固,卻沒有放棄對民主的追尋。他們還是相信自由、平等,從他們有勇無謀的策劃之中,在兄弟間互相抱怨的話之中,個人如何實踐「公平」、「幸福」于生命,是電影主人翁不斷叩問的母題。他們看似是法外之徒,卻比體制內的我們更相信民主的核心精神。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動物》雖是青春YA電影遇上《赴湯蹈火》(Hell and High Water)的現代西部片,骨子裡卻有著美國新好萊塢(New Holloywood Cinema)作者的社會批判意識與民主精神。
【北影】超越紀實:《十四顆蘋果》的宗教與世俗辯證
文/ 沈昆賢
雖然「紀錄」之名看似以指示性(indexical)的寫實主義來白描社會為目標,趙德胤的諸部紀錄片(包括《十》)事實上難以與其劇情片截然二分,兩者皆以獨特的作者式美學及趙德胤本人時常提到的「虛虛實實」敘事來推進其影像實驗。本文底下即試圖透過簡單討論《十》一片之敘事與美學,來避免得到本紀錄片只為客觀捕捉緬甸底層社會樣貌的簡單看法;相反地,本文認為,《十》其實延續著趙德胤先前創作的一貫脈絡:以緬甸之社會議題為基底,置入他自身的主觀批判觀點,並藉此挑戰影像的再現潛能。
尋找沙地中的靈光——記《行者.蔡明亮》展
文/ 王振愷
無所不在的沙覆蓋在整間館內,走在沙上,觀者自然放慢腳步,加上蔡明亮獨有的緩慢影像,時間、空間與身體一切彷彿回到母體般的柔軟,在裡頭睡著確實不令人意外,即使睡著也構成了與影像新的相遇關係,這也嘗試回答了「這幾部慢走長征系列的影像在網路串流上即可看見,為何要在現場觀看?」透過蔡明亮導演在影像、裝置與空間配置的思考,在在呼喚著觀眾唯有在現場才能感受到當中的靈光。
鈴木清順:大正浪漫三部曲的戲夢人生
文/ 《看電影的人》作者、資深影評人詹正德 686
鈴木清順導演《夢二》之前,也曾以相同的風格、類似的手法,拍了兩部令人瞠目結舌的電影:1980年的《流浪者之歌》以及1981年的《陽炎座》,這兩部與1991年的《夢二》合起來被稱為是鈴木清順的「大正浪漫三部曲」。日本的文化評論者四方田犬彥在其《日本電影110年》書中說道:「這個三部曲一般被認為是戰後日本達到的凝練的美學頂峰與巴洛克精神的完美結合。
母性的摯/窒愛——專訪公視主題戲劇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必須過動》導演陳慧翎
文/ 王念英
陳慧翎覺得其實一直以來考試競爭導向的社會中,沒有給父母與孩子太多選擇與想像,要跳脫主流價值觀的框架是非常困難的。因此似乎只能按照最簡單的成功定義: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好對象,走向結婚生子的康莊大道。編劇的結局原本打算讓母親有所反思,留下人性光輝,但陳慧翎還是決定在最後擊出有力的一拳,打破既有觀念,讓我們認真思考孩子的未來,在這樣主流社會設定的單一成功模式中,僵化教育制度下,到底要讓小孩變成什麼樣子?
【光點台北】2018年7月上映電影資訊
府中15七月主題【青春無敵】節目資訊
2018國藝會常態補助<視聽媒體藝術類> (7/2即將截止)
2018第十八屆南方影展「南方獎-全球華人影片競賽」,7/5截止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3 TAIWAN FILM INSTITUTE |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