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馬】大人們,別再自以為是了——《披薩的滋味》 | 文/ 王念英 | 《披薩的滋味》透過他們的眼光,讓我們看見社會底層的貧民窟生活,並以一種日常的方式呈現出來。但是那種日常,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也無法用我們理解的語彙來描述…… | | |
|
|
| 礦場的日常與非常:《挖玉石的人》 | 文/ 郭敏容(台北電影節策展人) | 趙德胤拍攝14個月、累積接近上千小時的拍攝量,其中雖然有十分戲劇性的畫面,但當他待久了,對那樣的戲劇性太「習以為常」後,在整理素材、思考影片時,決定回到電影故事的純粹本質,選擇「沒什麼故事」的生活日常…… | | |
|
|
| 【酷兒】《役男忘》與橫跨亞/美的跨國酷兒——專訪導演金俊杓 | 文/ 沈昆賢(採訪/翻譯) | 《役》巧妙的將同志身分、家庭情感、兵役、階級問題結合在一起,講述了一個集客觀仔細的社會批判及動人的兄弟情感於一身的故事,除了將本片放置在酷兒或同志電影的傳統類型片脈絡來檢視,探討「酷兒」這個概念如何乘載其他藝術目的以外,我們也必須看到其背後象徵的泰國電影生態從本土到跨國的轉變。 | | |
|
|
| 走過幽谷:蕭菊貞《我們這樣拍電影》記錄國片復興坎坷史 | 文/ 洪健倫 | 曾在2001年拍攝台灣新電影紀錄片《白鴿計畫》的紀錄片導演蕭菊貞,這次再度以攝影機見證台灣電影如何從2000年起低潮的幽谷行,篳路藍縷地行至近年的柳暗花明,拍成了長片新作《我們這樣拍電影》…… | | |
|
|
| 從《心迷宮》看中國獨立電影現實與類型的兩難 | 文/ 童詠瑋 | 回頭看寧浩《瘋狂的石頭》在2006年取得巨大成功後,可說是帶動了近幾年中國年輕獨立導演發展各種類型電影的躍躍欲試,《心迷宮》也正是在此脈絡下的最新產物。我們不但又見科恩兄弟、昆丁,從敘事結構上來看,導演也自承深受克里斯多福・諾蘭劇本結構影響…… | | |
|
|
| 彼得格林納威、杜可風、梁皆得及其他 | 文/ 李幼鸚鵡鵪鶉 | 彼得.格林納威非常神往雷奈的電影,認為過去世界上最好的電影是《去年在馬倫巴》與《穆里愛》。我從格林納威1982年的《繪圖師的合約》看到跟雷奈1961年《去年在馬倫巴》的底片與照片既相似又相反的趣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