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影】《狼子不回頭》:獻給影癡與主流邊緣的同路人 | 文/ 洪健倫 | 紀錄片有時是一片透鏡,有時也是一面鏡子。當放映機將一張陌生臉孔、一個彼端世界的光與影投向大銀幕,很神奇地,我們透過這一張臉,往往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或是一段和自己似曾相識的生命經驗,這是觀看紀錄片最美好的魔幻時刻。觀看2015高雄電影節「人民力量」單元中選映的紀錄長片《狼子不回頭》(The Wolfpack),就讓我經歷了這樣的魔幻時刻…… | | |
|
|
| 人鬼殊途、陰陽兩隔:《百日告別》的點點滴滴 | 文/ 謝世宗 | 電影告訴我們,只有未亡人才能理解未亡人的悲傷,也只有透過悲傷才能却除悲傷。林書宇以他擅長的剪接與蒙太奇,搭配細節的描寫與道具的使用,娓娓道來告別親人的點點滴滴,而唯有透過這些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未亡人才有辦法在最後真正告別亡者。 | | |
|
|
| 復刻的真實性,數位複製時代的影像——「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 | 文/ 曾芷筠 | 「創世紀」這個命名很有意思,若影像被保存的歷史就如巴贊的〈攝影影像的本體論〉所說,杜林的裹屍布複印了遺體形貌,接著是玻璃濕片、銀鹽相紙。而轉動的膠片與光讓影像動了起來,1980年代家用電視系統(VHS)映像管電視機的普及則讓影像蔓延至人的身體與生活空間。創世紀的意義在於錄像的普及,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但電視不只是光,更複合了電波與磁帶掃描,類比訊號透過紅、藍、綠三種電子光束,打在弧形的螢光屏幕上,散發出幽幽螢光。 | | |
|
|
| 用年輕觀點凸顯亞洲電影前線:聞天祥談台北金馬影展的「亞洲電影觀察團」 | 文/ 聞天祥 | 就一個綜合性影展而言,「亞洲」加上「新銳」,除了特殊興趣的影迷會青睞,很容易就淪為片單中的「弱勢團體」。從課程、觀影、寫作,到最後選出他們的最佳名單,我們除了凝聚這些願意付出相對時間的「影迷中的影迷」,他們的文字,也是另一個吸引其他影迷關注亞洲新銳電影的方式。一舉數得。 | | |
|
|
| 心靈視像的記錄者:黃庭輔 | 文/ 許古拉 | 黃庭輔,熟悉台灣紀錄片必然不容錯過的名字。勇於嘗試紀錄片的實驗形式,讓他有著鮮明的作者印記,作品多次入圍國內外重要影展的肯定,始終保持獨立製片的姿態。如果我們回到黃庭輔的創作脈絡,在1987年解嚴前後,他熱切地感受到時代巨變的躁動,走入因發展需求即將拆除的鐵道驛站、軍事廢墟,捕捉解嚴將逝的時代餘味。 | | |
|
|
| Jafar Panahi——擋不住的影像抗爭者(上):鏡頭語言與敘事的創作解碼 | 文/ 魏豫豪 | 曾在德黑蘭專攻電影的潘納希對創新的電影語言深深著迷。在一次訪談提到:「如果找不到適合內容的電影形式,我不會隨便採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在他的電影裡,形式總是與內容相輔相成,兩者在各自的創作脈絡下,在精神層面交相應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