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麵包同時享受

《愛的麵包魂》導演專訪

343
2012-02-03

長達九天的農曆春節假期想必週報讀者們都是在歡暢愉快,縱情享樂的氣氛下度過,喜歡熱鬧的讀者也許會帶著一家大小到電影院看電影,偏愛安靜自在的讀者也可以就著週報推薦片單在家享受美好的觀影時光。放映週報編輯群們在歷經兩週的修養生息後,也希望能以龍馬精神繼續為大家服務。檢視今年農曆春節的上映電影片單,除了固定在寒暑假推出針對兒童觀眾群的動畫片外,強調3D特效的好萊塢動作鉅片表現平平,反而是國片讓人搶盡鋒頭。其中《陣頭》如黑馬竄出,票房表現甚至壓過耗資數億的《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開戰》,尤見本土文化對國片觀眾的號召力,以及青春熱血的主題對年輕族群的吸引力。但同時主打本土爆笑喜劇的《寶島大暴走》以及傳統文化通俗劇的《龍飛鳳舞》卻無法打開口碑延續票房,足見國片觀眾對於作品本身的品質逐漸有一定的水準要求。如果《陣頭》的道地台味無法吸引偏愛細緻高雅品味的觀眾,而《痞子英雄首部曲》的陽剛激戰讓人覺得少了點兒女柔情,即將上檔的《愛的麵包魂》結合本土青年代表陳漢典,風彌全台的新國民女神陳妍希,以及高挑帥氣的混血帥哥倪安東,要展開一場土洋大戰,用麵包來對決,看誰能贏得女神的青睞。在一群嶄新面孔的年輕人當中,秀場老將廖峻以及陳盈潔字字珠磯,飆出的台語俚語絕對不輸《陣頭》裡的陳博正。

『轉角那家麵包店』絕對是台灣在地生活的共享回憶,菠蘿麵包、炸彈麵包,螺旋麵包以及克林母麵包都是鄉里麵包店必備的品項,而這些來自國外的食品也摻入了台式風味。《愛的麵包魂》裡的麵包店以及緊密連結的社區生活勾起人懷舊的心情,都市裡的連鎖麵包店也許窗明几淨,歐式麵包也許健康又道地,但店員不會記得你的臉,更不會知道你是哪家哪戶的孩子。陳漢典與倪安東的土洋大戰除了製造許多笑料以外,對女主角來說更是自我夢想與家庭責任的角力掙扎,也許我們有時對這個小小的國家感到失望或厭煩,但這裡的人們所建築的情感網絡卻是如此溫暖又寬大,讓人不捨離去。編導出這齣笑淚交織溫暖人心的是兩位成長環境與眼光品味交錯的年輕導演,笑稱自己是『台北市長大的鄉下人』的高炳權說起話來直率豪爽,而『彰化鄉下長大的都市人』林君陽導演則是斯文謹慎,這兩人的交鋒與互補也許就像故事中男主角糕餅(陳漢典)與情敵布萊德(倪安東)的交手,他們都想虜獲曉萍(陳妍希)的芳心,誰勝誰敗就留待觀眾到電影院裡和他們一起走過這趟自我探索的旅程吧!

《愛的麵包魂》第一次問世是在2006年公視的人生劇展中,當時的編劇是簡士耕(《愛你一萬年》編劇),最初的故事發想是從何而來?

高炳權(以下簡稱高):其實一開始我們是北藝大電影所的同學,學校的畢業條件是一部作品必須在電視或是電影院上放映,需要的是專業的作品。我跟君陽是導演組同班的,那時候我看到公共電視有在徵案,主題是美味人生。我那時候就找了幾個編劇組的同學,去山上玩,旅途中便把故事討論出來,下山之後這個故事就差不多有個樣子。當時想說這個『美味人生』到底能做什麼,就想到我自己的姑丈家裡有開一家麵包店,從前只要逢年過節我就會去幫忙。這一塊既然是我熟悉的,我們來寫他一定就會有更多的細節出來,至於你說為什麼裡面主角也叫糕餅,主要也是因為簡士耕那一天把一起出去玩的人全部都寫進去。


台灣麵包師父對戰混血電視明星這樣的土洋大戰構想,是想做為喜劇表現的設定,還是是有意與本土文化做一個對比?

高:其實一開始的想法很單純,我們在那一趟旅程中,在梨山那邊看到一群ABC,我們就很度爛他們啦!我們這些台客從小就是被ABC壓著打,就很莫名其妙啊。我們穿藍白拖去小七,就會被說很俗,ABC這麼做就不會,反而還會被說很可愛。我們就對這些不公平、不平等、不正義的狀況感到很憤怒(笑)。所以一開始是想說要把ABC寫成壞蛋,來寫個汙衊ABC的劇本,當然認真寫起來還是會針對角色和故事本身構想,慢慢把故事捏捏捏、捏成現在這個樣子。


林君陽導演加入的契機是什麼?

林君陽(以下簡稱林):我是電視版的副導演,但其實我們兩人工作的性質很像。電視版是高炳的第一部片,我有一些拍片的經驗,那時候他找我一起幫忙,也就是針對執行上要怎麼樣去拍這支片子。擴展成電影版是一個滿商業操作的東西,這次出來的作品絕對需要quality(品質)、這也是我們第一部的電影長片。高炳很擅長戲劇,我比較擅長鏡頭的語言設計,把兩邊都不錯的東西綜合起來,讓這支片子看起來更成熟,而不是青澀的作品,我們之間有一些互補的東西在。


本片的監製是可稱綜藝教父的王偉忠先生,他在這部片製作拍攝過程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高:他偶而出現在現場就給大家加油打氣,有些事情他也會給意見,不過也不會過度干涉啦。譬如說我們這部片裡面有hold住姐,這個想法就是偉忠哥加進來的。因為我們在拍片的時候,hold住姐恰好很紅,她的出現就變成一個梗。但是我不需要hold住姐演一個會影響劇情的配角,而是她演一個有鏡頭的路人,但是行銷時就有點可以宣傳。偉忠哥他們想的東西都比較偏行銷。



林: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我們想得單純,怎麼把故事講好,怎麼把角色塑造好,怎麼把場景做好,那他們會想說電影變成一個商品要賣的時候,有沒有足夠多的點、梗,這東西的賣相怎麼樣,他們就會提出意見。比如說hold姐這東西他們也沒有說我們一定要,他其實也就是說,他也就是說我旗下有hold住姐現在很紅,如果有機會的話,看能不能出現一下,讓他之後就有機會可以做一篇新聞。偉忠哥還有一些點子在電影裡面有出現,像故事中邱爸在進行鄉里廣播時要『阿九跟阿文』不要吵架了。當時我們還沒確定電影檔期,但總統大選十分火熱,就想到用候選人名字作梗。尤其他覺得麵包魂這個故事是溫暖的,想找機會製造一句口號做宣傳用,所以他建議在邱爸的廣播的中加入一句「麥彎啦、大家來呷胖!」(台語)。類似這種從行銷端去思考的點子,我們也很順的把它放進來。


《愛的麵包魂》除了拿下2010年金馬創頭百萬首獎,資金籌措則在BenQ集團的得藝國際媒體運作下獲得文創一號以及統一集團的投資,還有新聞局的長片輔導金。我們知道在高雄市拍片的話可以向高雄市政府申請補助,這次選擇溪洲這個地點跟補助有關嗎?

林:這部片的資金籌措在得藝主導下,算是相當順利,因為以成本三四千萬的製作來說,要在國內市場獲得回收,金主也比較有信心。我們這次除了拿到高雄市的補助之外,他們還有相對的投資,也是第一部他們要用投資的方式。市政府投資投資300萬,這300萬是要回收的,那回收之後他們又可以用在繼續投資下一部片,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循環,我們也比較會有壓力要在意票房。拿到這個補助之後,就是要在高雄當地拍,我們想找的就是一個有可愛的鄰居、雞犬相聞的一個小聚落,那我們找到溪州這個小鄉鎮相當適合。我們本來想像的是這個小聚落商店街其中有一棟有三角窗的建築,就是我們的麵包店,但是現實沒有這麼好康的,就是沒找到。後來繞了整個高雄,還是喜歡溪州這地方,就回來這邊找了個空地,搭了一棟房子。


人生劇展的《愛的麵包魂》只有79分鐘,電影版則有114分鐘,角色人物的發展變得更完整更豐富,還有什麼跟電視版不同的地方,對導演以及觀眾來說都是值得注目的?

高:其實像我們蓋的這棟麵包店,那個變化就很大。因為像一開始人生劇展,你說他是一個麵包店的故事是沒錯,劇本原本是這樣寫。但預算只有一百萬,要弄到一間麵包店又要好拍,問題很大,我們後來選擇把他變成麵包攤。



林:而且是在廟口。


高:每天麵包出爐就搬過來然後拿出來擺攤這樣。


林:其實這個設定非常的硬、非常非常的硬。


高:其實真的不會硬啦。


林:可是看起來其實就是硬


高:這真的不會硬,就是真的有這樣子的麵包攤。



(記者興味盎然地在一旁看兩位導演鬥嘴)



林:有是有沒錯。那時候其實是有點因陋就簡啦。可是變成舊版麵包魂中一個有點奇觀式趣味吧,我覺得。只是可能在找景的過程當中我們想要找的是麵包店,。因為沒有就去弄了一個麵包攤,這件事情會覺得說跟理想有點落差,後來劇本依照麵包攤的需求改了。那現在可以做成一個三、四千萬的製作規模的片子,就真的想要找到符合心目中理想的場景。既然找不到,我們就用搭的。



高:搭了對我們來講好處很多啦。想要找三角窗也是因為可以從比較多的角度來拍這個店面。但是如果實際找到一個三角窗,台灣的房子其實裡面都是格局都很擠很小,因為拍攝還要架燈,還有攝影機位置,其實問題會很大。所以如果自己蓋的話,我們可以蓋一間有很多攝影機空間可以藏的地方。



林:搭景這件事情其實還滿早就提出來的。因為麵包廚房我們都去勘查過好幾次,也滿熟悉裡面的狀況。就是一個會很擠的地方,因為有很多的器材、層架。我們很早就提出說,不管這三角窗店頭能不能找到,一定要搭一個麵包廚房,這樣我們才能夠移動景片啦,才有空間可以給攝影機運用。


除了場景跟故事外,演員卡司也相當有市場潛力,尤其是因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而大紅的陳妍希,你們找陳妍希的時候,已經看過她在《那些年》的表現嗎?

林:『那些年』是2010年拍的,2011年初的時候她接了偶像劇『珍愛林北』正在拍,我們大概四月底五月初的時候找她確定這個事情。剛好我們在拍攝期間,《那些年》上映。所以在選角期間我們都還沒看過《那些年》,只是耳聞,當時《那些年》已經有些片花釋出,有一些公司高層和行銷部門看過片花之後覺得不錯,也因為這樣才認同我們選妍希。


那在她之前有考慮過其他的人選嗎?

高:其實也是有考慮過林依晨、楊丞琳這些知名女星,但應該說一開始我跟君陽的共識就是陳妍希。但公司那邊覺得她不紅。我們那時候是看《聽說》,就覺得這個姐姐很棒,有一種小家碧玉的特質,很適合娶回家當好老婆、好媳婦,但是又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那時候就覺得她會適合曉萍這角色。


所以你們決定的當時,公司可能還覺得是有一點小小的冒險。

高:其實是…


林:包括陳漢典就是一個很大的冒險。


找陳漢典來演出男主角『糕餅』的時候,是已經看過了他在《艋舺》和《翻滾吧,阿信》裡面的表現嗎?

林:看過《艋舺》,但當時《阿信》還沒上映,只知道他有演出。他在《艋舺》裡面其實就滿好的。因為有很多電視明星像納豆、阿KEN他們在電影裡面客串時,其實比較像是在演自己。不是說他們沒有在表演,只是說導演想要觀眾看到他們就辨認出他們的螢幕形象。可是在《艋舺》裡面豆導用漢典的方法就是要他演出一個真實的角色,漢典是認真的在演、認真的做功課變成一個混混。


我覺得陳漢典是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比方說他的電視形象是,如果不是模仿名人,你要他當陳漢典本人自己來說話,他就變成一個很無聊的人。可是他在之前兩部電影裡面的角色有一點共通性,是一種草根的、本土的台灣男性。而這次的糕餅會跳陣頭、對待女朋友有點大男人,似乎跟之前的角色有延續性,你們怎麼看他作為一個演員的發展?

高:其實陳漢典還是一個台北小孩。包括口音、或是說南部的一些慣用語,講話的方式,都還需要調整。最一開始我們想要把陳漢典往電視版原本的那個糕餅來帶。原本那個糕餅叫高志宏,他是一個比較硬梆梆、台灣男人那種口氣。我那時候有做一個譬喻,在排戲的時候,給他一個想像:原本的高志宏如果是硬梆梆的木頭,那電視螢幕形象的陳漢典是沙拉油,我希望你能夠變成紙黏土。我希望你不要那麼硬梆梆,還是保有一點陳漢典的特質,就是說陳漢典的特質會讓這個角色比高志宏更加的可愛,你演的這個糕餅一定會更溫暖。我也會從他自己個性當中去挖一些東西出來。因為像電影中有加一些小朋友的戲,也是因為陳漢典跟小朋友互動就很自然,他在現場都很喜歡逗小朋友。我們從他身上慢慢的挖一點這種屬於陳漢典的東西。



林:而且私底下陳漢典其實跟螢幕形象真的不太一樣,稍微再木訥一點,其實更符合這角色。



高:陳漢典他自己也很拼啦。我們前期的演員訓練就把他丟到麵包店,雖然不是鄉下的麵包店,是在台北,可是麵包師傅都是來自鄉下、比較傳統的。把他丟進去熟悉那個環境、熟悉跟這樣的人相處、跟這些人講台語、去感受。他都很認真的配合。


陳漢典作為台味男性的代表,俊美迷人的混血兒則是倪安東,他的演出相當令人驚豔!

林: 因為他大學就是戲劇系的 有戲劇背景。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有靈性的演員,他看劇本跟你討論角色,很快就能夠進入角色。記得我們第一次跟安東聊的時候, 那是在他第一張專輯宣傳期的後期 ;原本以為就是見個面握個手寒暄一下,大家回去繼續想人選。因為要找一個混血兒的角色,其實選擇並不多,就有人提到倪安東這三個字,我們兩個想說誰啊?



高:因為我們平常也沒在看星光大道或演藝新聞的(笑)。



林:我們就上youtube去找他在星光大道唱The Blower's daugter的演出片段,因為那首歌我們也很喜歡,原唱是Damien Rice,電影《偷情》的主題曲。他唱的非常深情,音樂忽然收掉的瞬間,他的眼神是有戲的,非常非常的有魅力。我們需要的布萊德,最基本的東西就是要有足夠的魅力。他就是一個小三來這邊把女孩子拐跑的。可是只這樣想,這個角色可能會顯得薄弱。但是去跟他接觸之下,發現原來他是一個非常願意去想的演員。他讀了這個劇本,第一次見面時就給了我們很多feedback,我們覺得還滿驚喜的,他也是一個非常認真型的演員。


陳妍希其實也是美國留學回來的,《那些年》的沈佳宜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是在本片要演出鄉下麵包店的女兒,她怎麼進入這個角色的。

高:她其實是個ABC,還要故意把她的英文降low,還是要調一下啦。她其實也花了很多時間學台語。我們那時候還有兩三次把她丟到菜市場去賣菜。只是她那時候還沒有很紅啦。



林:我們就找了一個菜攤,跟攤主說我們有一個演員來這邊跟你學賣菜,你可以使喚她叫她去叫賣。



高:真的,那時候就沒有人知道一個女神在菜市場叫說:「來喔!來買菜喔!」我們就限定她只能講台語。譬如說還有演健身伯的那一對夫妻、也是真實生活的夫妻,我就讓漢典跟妍希去他們家,他們兩個老人都是很台的、很本土的,幾乎不會講國語的,讓他們去生活一下,順便讓漢典跟妍希熟悉對方,然後讓妍希去感受台式家庭的生活狀況到底是怎樣。


所以這部戲演員演員訓練的部分,真的把他們丟到很多真實的生活情境裡面去體驗。

高:對,其實裡面的年輕演員們,全部都有做過麵包。我們都有排課程,至少都有摸到麵糰,知道麵包是怎麼一回事。



林:拍片過程有很多的細節在堆砌的過程當中,並不足以拿出來成為一個新聞點,可是確實就是由這些小小的細節去堆積出來的。


陳妍希現在被稱為國民女神,鄰家女孩的氣質讓人喜愛,兩位導演與她的合作過程中覺得她是什麼樣的演員?



高:其實妍希她一直都非常努力。她當初會想要演這個角色,也是因為這個角色跟她之前演過的都不一樣,她第一次要講這麼多台語, 我們把她丟去市場叫賣拋頭露面她都OK。她其實都選這種可以讓她學更多東西,跟她之前做的不一樣的角色,她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好演員,她一上戲的狀況就很集中,然後表演是很精準的。



林:對、我也覺得妍希勇於自我挑戰。她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明星,她看到一個角色有她發揮的空間、有她沒做過的事情,她就會想要試試看。我們要她剪掉原本的長馬尾,她也都OK。我覺得她真的是一個純粹的演員,應該是很難有大頭症的那一種,就是很專心在做演員這件事。


最後要請兩位導演給週報讀者《愛的麵包魂》非看不可的理由!

高:這是一個很甜甜很溫暖的故事,我們希望拍出一部電影,不只是一部愛情電影,而是在一個台灣人家庭價值觀的電影,那你看完之後可能真的會想回去抱抱你的家人,還會讓你肚子很餓去吃個麵包。而且影片最後還有一個精采表演送給大家,要留下來看完,會讓你心情暖暖的走出戲院。



林:大家看《愛的麵包魂》的基本介紹可能會覺得他就是一個三角戀情的愛情喜劇,但是我們其實做了滿多不一樣的事情。每一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都有一些故事,有機會讓每一個人都感同身受。比如說我們的曉萍,我一直很喜歡曉萍這個角色,她其實代表很多台灣的女性。我們生活在小島上,我們期望自己未來不一樣。我們希望自己能夠飛出去看一看,不要被侷限在一個小小的地方。可是我們長大了、有一些際遇之後,會發現原來把培養自己長大的這個地方,真的是我們最親的地方,我們在這裡才安心,我們在這裡才能夠活的自由自在,才會反過來覺得說家其實會比自己的夢想還要來的份量更重一點。這是我對曉萍這個角色一直都很有感覺的一個部分。不要預期只是一個愛情故事,《愛的麵包魂》有很多其他的東西,我們還有麵包,有很多很可愛的大媽大嬸、優雅的台灣鄉下風光。在拍《麵包魂》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討論要怎麼拍出『優雅的台味』,大家可以來看一下我們怎麼樣去解這道題,什麼是優雅的台味?《麵包魂》的台是什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