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你》——鹽的代價
改編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1921-1995)原名為《鹽的代價》(The Price of Salt,1952)的小說,《因為愛你》(Carol,2015)在超過半世紀後將這段扣人心弦的愛情故事重現在銀幕上,身為女同性戀的兩位弱勢主角和當時的保守父權社會雖很容易被視為這個故事的主要議題,但令人產生共鳴的人性情感才是最終價值所在。1952年的紐約,懷抱攝影夢卻在百貨公司裡充當櫃姐的特芮絲(魯妮瑪拉 飾)被美麗大方的顧客卡蘿(凱特布蘭琪 飾)深深吸引,在她們開始交集後,卡蘿的主動追求讓特芮絲陷入前所未有的迷戀之中,然而已婚的卡蘿面臨丈夫(凱爾錢德勒 飾)爭奪女兒扶養權的困境,讓這段千載難逢的愛情顯得前途渺茫。
海史密斯在1952年出版原著時,基於浪漫類型迥異於令她聲名大噪的第一本小說《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1950)的心理驚悚題材,也因為其中聳動的女同志內容而使用化名克蕾兒摩根(Claire Morgan),取材自她自己於1948年聖誕節前在百貨公司工作時,與一名穿著皮草大衣金髮女人的交易互動,以及她自己喪失女兒扶養權的情人的親身經歷。其後由在海史密斯的促使下,她生前的好友費莉絲奈吉(Phyllis Nagy)選擇改編這本海史密斯自己認為「觀點太過主觀」而難以被拍成電影的作品,在奈吉的堅持和努力下,終於在距於1996年完成的初版劇本將近20年後被搬上銀幕。
起初本片預定由《愛在他鄉》(Brooklyn,2015)的英國導演約翰克勞利(John Crowley)執導、亦擔任執行製片的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和米雅瓦許柯夫斯卡(Mia Wasikowska)主演,但在克勞利和瓦許科夫斯卡檔期衝突下由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及最初婉拒的魯妮瑪拉(Rooney Mara)接手,因而才造就出本片天衣無縫的完美組合,曾經受到已故德國名導道格拉斯瑟克(Douglas Sirk,1897-1987)的《深鎖春光一院愁》(All That Heaven Allows,1955)啟發而拍出《遠離天堂》(Far from Heaven,2002)的海恩斯,自然對1950年代美國保守社會中的禁忌戀情題材毫不陌生,由公開同志身分的他來執導更是名正言順,當然曾合作愉快的布蘭琪也是吸引他的主因之一。布蘭琪在片中的表現依舊維持水準,精彩演出卡蘿的掙扎心境,但瑪拉才是本片的真正亮點,將特芮絲初嚐愛情的純真與渴望詮釋地渾然天成。
已成同志電影新經典的本片,自然會被拿來與其他同志電影相提並論,尤其是亦廣獲讚譽的《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5)和《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2013)。《斷背山》和本片一樣設在美國仍處於較保守時期的1960年代,該原著作家安妮普露(Annie Proulx)的靈感也是來自偶然看見的人物(一名孤獨的老牛仔),本片故事時間遠比該故事早了十年以上,雖然是在思想較先進的大城市,仍顯示整個美國社會在保守風氣下對弱勢族群橫跨數十年的打壓;《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同樣是原著作者茱莉馬侯(Julie Maroh)的半自傳小說,兩位女同志主角也來自不同社會階級,即使本片對社會階級對比的描述較不明顯,字裡行間還是能看出兩位主角因階級所產生的差異。在本片中,卡蘿亦身為女同志的摯友艾碧(莎拉波森 飾)和特芮絲偶然間看到的一對女同志,都透露出這個故事企圖呈現的正面感。
海恩斯和奈吉採取不同於原著的倒敘方式,海恩斯指出大衛連(David Lean)的經典電影《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1945)是他創作本片時的參考文本;片中穿插閃現的特芮絲臉龐,令我想到《色|戒》(2007)中同為女主角回憶過往的作法;原著中兩位主角踏上遠離塵囂公路之旅的情節,被視為影響俄裔美國作家弗拉迪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的名著《蘿莉塔》(Lolita,1955),或許也是《末路狂花》(Thelma & Louise,1991)的編劇凱莉庫里(Callie Khouri)的靈感來源。
本片傑出的技術層面,大力輔助呈現海恩斯精心雕琢的絕倫美感,包括精準打造出本片1950年代面貌的海恩斯老班底美術設計師茱蒂貝克(Judy Becker)和服裝設計師珊蒂鮑威爾(Sandy Powell)、精心以超16毫米膠捲營造復古氛圍,並在數位銳利畫面當道的現今,以粗粒子和偏頗色調讓影像質感顯得更加獨特的攝影指導艾德拉克曼(Ed Lachman),以及柯恩兄弟(The Coen Brothers)的御用配樂家卡特柏威爾(Carter Burwell,與海恩斯合作過《絲絨金礦》〔Velvet Goldmine,1998〕和迷你影集《幻世浮生》〔Mildred Pierce,2011〕)譜寫出帶有菲立普葛拉斯(Philip Glass)極微感並令人深感纏綿繾綣的優美旋律。
原書名《鹽的代價》中的鹽指的是人生中的催化劑,就像食物需要鹽的調味,遇見卡蘿的特芮絲終於嚐到人生裡的味道,但這份令她心蕩神馳的激情,也帶來被迫分離時的痛苦折磨。原著在1990年重新出版時,終於還原本名的海斯密斯將書名改為《卡蘿》(Carol),因為內容是透過特芮絲的觀點,來敘述令她渴望不已的目標卡蘿,編劇奈吉雖在改編時將觀點切換到在劇本中較被具體描寫的卡蘿身上,到了一切取決於特芮絲心意的關頭時,卡蘿仍成為最終標的,也讓特芮絲終於不再是逆來順受的一方,而第一次勇敢追求自己內心的嚮往,不論是原著出版的時代或同志權益受到重視的現今,這個快樂結局在同志媒體創作多為悲劇收場的常態中,依然顯得相當前衛,陳腔濫調在這個故事中反而令人感到驚喜而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