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15】《有怪獸》––是誰賦予了它形體
蘇啟禎於2006年為公視「紀錄觀點」所拍攝的作品《有怪獸》是一部報導式紀錄片,探討當時各類新聞報導品質嚴重劣化的現象,以及探索其背後的可能因素。
這部紀錄片從現象出發,爬梳歸納出幾個影響新聞媒體生態的主要因素,並穿插以相關的案例,顯示為數眾多的商業新聞媒體在觀眾、廣告市場皆小的環境下,如何一步一步跨過新聞道德界線,追逐娛樂化的題材、大開業配新聞的方便之門,腐蝕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便屬 2004 年總統大選開票過程的媒體亂象,外界對當年的印象多半是陳水扁和呂秀蓮因為後來的票數大逆轉而贏過連戰、宋楚瑜,贏得選戰,而突如其來的選情逆轉也使得民眾由失望轉為憤怒,引發多起衝突抗爭。從導演所揭露的實際情形看來,儘管當時台灣社會早因藍綠陣營間的裂痕早已十分嚴重,但引發國民黨支持者失控抗爭的主要原因,竟然不是政治人物的操弄,而是電視台為了政商關係與廣告利益而玩過頭的選情報導。看到導演呈現當時各家紛亂的開票情報,以及最後引發的社會反應,不禁令人覺得莫名的恐怖。
除了點明影響新聞產業的背後因素,導演也以從業人員、觀察者兩方對於某一議題觀點的對照來貫穿全片。觀察者這一方是兩位傳播研究所碩士生,另一邊則是任職於不同岡位的從業人員──新聞台總編輯、商業媒體記者、獨立記者──他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提供他們對於特定問題的解釋或是個人感受。蘇啟禎以新聞工作的第一線,面對當時新聞八卦化、媒體公審、新聞炒作等產業轉變趨勢,心中感受想必十分複雜。但他可能也因為擁有共通的新聞工作經歷,才使得諸多商業電台新聞部主管面對他的訪問時,能夠卸下心防,道出他們身為決策者面對商業考量與新聞道德時的內心矛盾。
藉由點出這些問題,我們對於現今新聞業的產業生態有了比較全盤的了解,但可惜的是,導演未能專注於其中的特定議題,挖掘的更深入。在影片結尾,作者將影片的發展帶到了公廣集團的確立,將其視為解決台灣媒體問題,提供可靠訊息的一個出口,隨後即透過「硬地音樂節UBU」事件點出公視面臨的政治問題,凸顯在一向政治掛帥的台灣,公廣集團要保有獨立專業自主的精神,仍需更多更高的自覺與膽識,是本片創作者與學者、新聞從業人員當時對於公共電視的批判與期許。
至今距離《有怪獸》初發表的 2006 年已經過了超過七年,現在再看這部紀錄片,感覺令人頗為挫折。在這七年之間,雖然出現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監督媒體產業,但是它在媒體把關上的表現,讓人感覺起來更像一個國家級的「色情守門員」,對於重大的媒體事件卻不見更有膽識、抱負的作為。而新聞媒體在這幾年間愈發受到大型企業覬覦,繼續消費其殘存的公信力,將新聞媒體僅當作一種宣傳工具,公關平台,讓企業用以作為打通政商管道的工具商品。而是收視率為唯一指標的電子媒體則愈發關心哪家餐廳的便當漲價,哪間店家的服務品質太差,或是瘋狂追逐吳憶樺和誰喇舌、吃了什麼、去了哪裡。影片中觀察者所說的話,大家今年仍不斷的重複抱怨著。一切,並沒有改變太多。
本片的標題「有怪獸」原指商業新聞媒體瘋狂、失序,宛如非文明動物般的行為現象。但是,商業行為就是必須依靠市場存活,而身為閱聽人的我們對於他們的產品接受度的高低,決定了這些媒體的存在價值。或許,我們是否應該思考,這個「怪獸」其實就是我們自己?而現下新聞媒體呈現的樣態,或許其實正是我們閱聽人心中的「怪獸」意識集結而賦予的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