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15】家路遙迢:《下一站,美國》
導演蕾貝卡卡蜜薩(Rebecca Cammisa)耗時九年,沿著鐵路,紀錄一群試圖從中美洲各國偷渡到美國的孩子。他們最小的只有七八歲,最長的也不過十七歲。來自洪都拉斯、瓜地馬拉或薩爾瓦多,爬上貨運火車車頂,計劃越過美墨邊界,闖入他們夢中的天堂——美國。
欲闖美墨邊界的偷渡客不計其數且日益增加,每年搭乘火車進入美國的流動勞工中,就有百分之五是兒童。將焦點放在童工,透過紀錄片,導演欲向社會傳達移民童工所面對的現實,告訴大眾這些兒童如何突破邊界,以及為何選擇/被迫隻身踏上漫長的旅途。
《下一站,美國》以再寫實不過又極具張力的畫面開場。膨脹數倍、不成人形的浮屍漂過長河,河上即是載著無數偷渡者的列車。正在旅途上的偷渡客與已然破碎的偷渡夢,形成一種殘酷的對照,也暗示了大多偷渡客們的結局。
以兒童為主要記錄對象,似乎容易傾向於憐憫與疼惜,為他們的處境而心痛,甚或是感同身受,哀嘆社會的殘忍與不公。但《下一站,美國》冷靜、公正的第三者立場,客觀的鏡頭,讓觀眾能夠盡量不過度感性地了解童工移民的現況。本片也不時運用字幕補足具體事實,提供觀眾理解時的必要資訊。與孩子們的訪談,提問幾乎大同小異,不外乎是去美國的原因,或是對美國的想像。孩子天真的話語背後,卻出自苦楚的困境。美國對他們而言,是個美好的國度,仿佛只要費盡全力到了美國,就能為自己及家人賺得更好的生活品質。事實上,這些看似勇敢的孩子,越是急欲偷渡,卻越顯他們原生環境的殘忍。因經濟壓力迫使出走,雖說要賺錢養家,實際上可能是被家人拋棄。美國是個鍍金的城堡,縱使路途充滿荊棘,年幼的勇者們,憑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也好,力求改變的堅持也好,就算一死,也要突破聳立的圍籬,踏上夢的國土。
影片以兩個來自洪都拉斯的少年為主線,十四歲的凱文與十三歲的費多。鏡頭隨著兩人的腳步,與他們一起在火車頂旅行,探訪各地的收容所,也認識了更多逃亡的孩子們。不偏袒童工,也加入了來自各種立場的人物的訪談,更顯觀點的多元與公正。基於人道關懷立場成立的「貝塔組織」(Grupo Beta)、在鐵路沿線設立收容所的「勞工協會」,以及極力反對偷渡的警察,甚至是運送偷渡客屍體的靈車司機,更提及了人口販子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保持中立的鏡頭,紀錄不同觀點的想法,只提供而不評述。沒有情感渲染,《下一站,美國》拍出了偷渡客的真實境遇,反而更能讓觀眾思考與感受。
被戲稱為怪獸的貨運火車,要如何才能將他們載往理想呢?美國是他們的遙不可及的夢想,卻也是支持他們活下去的支柱與信仰。漫漫長路,仿佛沒有盡頭的軌道,象徵他們茫茫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