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社會的借鏡:紀錄片《回家》與《請投我一票》

248
2010-03-12

最近海峽兩岸社會正各自進行著某項重要的改變。這一週以來,為了死刑制度的廢存,台灣的社會輿論和司法單位隔空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激辯,人權工作者和受害者為了各自的信念爭論不休。中國大陸則是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經濟起飛後,透過不斷的修改選舉法,與近年各地基層人大代表的人民直選,希望能夠落實社會主義式的民主。今天的DVD Focus要為各位介紹和這兩件社會改變有關的兩部紀錄片,分別是來自台灣,記錄一名死刑犯與被害者家屬間不凡故事的《回家》,與來自中國大陸,記錄中國民主教育在國民教育裡扎根的《請投我一票》。




用愛洗去仇恨的刺青──吳秀菁的《回家》



當台灣多數刑案受害人與家屬憤恨地高聲疾呼司法不可寬待這些兇手時,《回家》的兩位主人翁,「神話故事」KTV縱火案受害者家屬杜花明與受刑人湯銘雄的故事便更顯得不凡。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湯銘雄因酒後滋事,造成一人當場死亡、十五人重傷送醫不治,遭到法院判處死刑。審判時,多數的受害者家屬對湯恨之入骨,在法院外叫囂、咒罵,並對湯銘雄在獄中所寫的道歉信置之不理;連湯銘雄的家人在他入獄之後,都鮮少來探望。只有杜花明回了湯銘雄的那一封信,她是當場死亡的受害者的胞姐,她不但在信中饒恕了湯銘雄,兩人並自此以書信往來,並以姐弟互稱。



本片的導演吳秀菁深入杜花明的生活中採訪,除了還原被害者的成長環境之外,她還讓觀眾認識杜花明的人生,讓觀眾認識杜花明身為被害者的家屬是怎麼面對這一場悲劇。吳秀菁從一段段訪談中堆疊起杜花明的心路歷程,讓我們看到她在慘案發生之前所經歷的人生起落,進而認識到杜花明是如何在逆境之中看見愛的力量,並將這份愛無私地分享給她的仇人。她原諒湯銘雄,帶他認識上帝的愛,還鼓勵他繼續上訴,為自己爭取活命的機會;她不只是口頭上和湯以姐弟相稱,她和她的母親更以行動接納湯銘雄成為他們家的一份子。當湯銘雄的家人對這個被關在台北看守所的家人不聞不問時,住在屏東山區部落的杜花明卻千里迢迢北上,只為探望上帝為她帶來的新弟弟,為他的上訴官司打氣。當湯銘雄的上訴被駁回,杜花明和媽媽更在湯行刑之前北上為他送行,鏡頭前湯銘雄和他的兩位「家人」離別時刻來到,他在陰暗狹窄的會客室之中努力伸長上半身隔著壓克力窗緊握媽媽和姊姊的雙手,那畫面是多麼的力道十足。



在這部紀錄片中,宗教的力量確實功不可沒,但也不是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做到像杜花明這樣的無私、寬恕的愛自己的仇人。因此,杜花明和湯銘雄之間的故事才那麼的發人省思。《回家》在1998年獲得金穗獎最佳紀錄片,並入選紐約瑪格麗特米德紀錄片影展,更是亞洲紀錄片雙年展中,台灣唯一入選的影片,並於去年年底發行DVD,在台灣社會為了廢除死刑的議題爭論不休的當下,十分值得我們借鏡深思。




一堂民主的實驗課──陳為軍《請投我一票》



中國大陸武漢電視台製作人陳為軍導演的紀錄片《請投我一票》則是武漢市長青第一小學在三年一班試辦班長民主選舉的過程。在中國大陸,班長通常由導師指派,長青小學這班的班長選舉在中國還是頭一遭舉行。對在台灣長大的我們而言,推派班長是件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情,在我們不復記憶的童年裡,選班長可能是件有趣的事;到了求學的最後幾段時光,幹部選舉更可能變成一段被靜默填滿的尷尬時刻。但對這個班的同學而言,民主是一個他們從沒聽過的詞彙;對於三位候選人與他們的家長來說,這更不是兒戲一場,而是一場榮耀之戰。因此,在選前宣傳期裡,鏡頭帶著觀眾穿梭在三位同學之間,觀察他們如何宣傳自己,更跟著他們回到家裡,看看他們的父母如何熱心指導自己的小孩贏得這場選舉。隨著宣傳的進行,我感覺漸漸看到了某種似曾相似的場景:送禮、酬庸、言語詆毀,這似乎是台灣最常見的選舉生態;只是在熟悉場景中出現的本是大人的面孔,在影片中都換做了八九歲的小朋友。我不禁納悶,區區一場班長選舉為何發展到如此複雜的地步?但是仔細想想,對身為台灣觀眾的我們來說,這就像是民主社會的縮影;而姑且不論過程的正當與否,身為選舉人與候選人,這群孩子在這一場班長選舉中,的確完整地體驗了民主選舉的所有流程,在其中學習如何推薦自己,與判斷、表達自己的抉擇。



由英、美、荷、比等國出資拍攝的《請投我一票》完成拍攝之後獲得許多獎項,但因為議題敏感,未能在中國上映。但是兩岸人士近年交流頻繁,中國大陸居民也可輕易的來往兩岸三地,接受台灣民主文化衝擊的機會也大增,加上網路資訊的流通,某些「敏感」的議題也可以成功的登陸,希望這些關於民主的資訊交流與實驗就如一顆顆的種子,將來的某天能夠在中國大陸上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