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的全方位紀錄-《星期六的地圖》

245
2010-02-05

若要我們在工作穩定、事業起飛時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背起行囊展開為期一年的自助旅行環遊世界,多數人的反應可能會和布魯克的同事、朋友一樣,覺得這是一趟不可能完成的旅程,何況回國之後工作有沒有著落,又會是個更現實的未知數。但25歲,現任電視節目製作人的布魯克卻做了這樣的決定。他告別了在紐約的穩定工作、優渥的薪水、和中央公園旁的公寓;他背起背包,拿著攝影機,製作了這一部紀錄自己環遊世界自助旅遊過程的紀錄片──《星期六的地圖》(A Map for Saturday)。



為何片名要以「星期六」為題,我們先賣個關子。這份地圖的起點是紐約機場,離家最遠的澳大利亞則是布魯克的第一站,從這裡開始,他將花一年慢慢向西前行,見識這世界的美妙。布魯克在片中鉅細靡遺的介紹了背包客的生活方式:居住環境品質、各地生活開銷、交通方式¬¬……等等。但除此之外,這部紀錄片的重心並不是放在各地的名勝美景或娛樂生活;讓布魯克更永生難忘的,是他在這些地方遇見的背包客,和它們在旅途上短暫卻深刻的友誼。 隻身來到異鄉,強料的孤寂感驅使這些來自各國的候鳥開始和身邊的同類展開交流,他們探詢彼此的故事和未來,也互相照應。從片中每一位背包客的訪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旅途上不僅有著相似的心路歷程,這路上一段段短暫而美麗的友情也同樣是每一個人心中最美的風景之一。



而背包客們在每個國家長時間又自由的行程使他們跟在地的生活細節得以有番更近距離的接觸,因此,在布魯克的紀錄片之中除了採訪了背包客異邦心境之外,他也古道熱腸地用鏡頭記錄下他在造訪國家中所見到的不公,和民眾的心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布魯克在泰國披披島與南亞尼泊爾的旅程。在披披島(Phi Phi Islands),布魯克拍下當地經過南亞海嘯襲擊多年之後依舊百廢待興的景象,除此之外,他也記錄了島上的一群背包客自動自發地捲起袖子協助當地居民重建的過程。鏡頭下,當布魯克問起他們幫助居民重整家園的動機,他們的回答就像是1969年青年男女在胡士托音樂節紀錄片裡談論起這個音樂節的力量時一樣,在這兩個不同的時空裡,這些年輕人出於自發、熱誠的動力使得這些地方變成了一處曇花一現的理想國。在尼泊爾,布魯克紀錄了當地因內政動盪不安而幾乎百業蕭條、人民噤若寒蟬的生活。在他與當地民眾的談話裡,他們小心的回答布魯克的問題,就怕一旦說錯話,影片流傳出去,他們的人身安全便可能受到威脅。他們對於政治話題避而不談,只希望大局能早日安定,重新帶給他們觀光客與安足的生活。



自助旅行不只讓布魯克更深入了解異國的世界,這趟旅行更讓他重新認識自己的國家。身為美國公民,他不但在各地見到當地人對美國的觀感,也從各國來的背包客口中聽見他們心中的美國,進而得知,不論是歐洲人或是第三世界的國家的小老百姓,美國的風評竟然比他想像中來的不受歡迎,甚至有的美籍背包客為了避免和人家談起自己的國家,索性在他們的背包上縫上加拿大國旗的徽章。除了了解美國在其他國家的風評之外,見到身邊的背包客中充滿著歐洲籍的旅客,美國人他們之中有如稀有動物一般,布魯克在紀錄片之中也討論了美國人的旅遊型態,挑戰觀眾對於旅遊的既定印象。



從《星期六的地圖》的內容和觀點不難看出這是一部以美國觀眾為主的紀錄片,因此當布魯克描述亞洲人的生活時,他不免時而在旁白中透露他對當地無序落後生活方式的驚訝;加上他在影片旁白與內容編輯上極力為美國的形象辯護的努力,都難免險露出敘事者心中美國本位主義的意識。但是,他介紹的背包客生活對於生長於台灣的我們仍然頗具參考價值。因為當布魯克討論到美國人的工作生活與對於旅遊普遍的觀念時,我們將會很驚訝的發現台灣竟和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是多麼相似。我們不知從何時起漸漸地被物質蒙蔽了對於真善美的觀察力,被金錢買下寶貴的時間,布魯克和他的背包客朋友們讓我們看到唯有放下對於這些事物的執著時,我們的視野才能變的無遠弗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