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世代的終局?──《成名在望》
在介紹了兩部關於六零年代搖滾狂潮的電影《海盜電台》(The Boat that Rocks)、紀錄片《伍茲塔克》(Woodstock)之後,本週DVD Focus在這一系列搖滾電影的最後一期要回顧的是發行多年的卡麥隆克羅(Cameron Crowe)的經典作品《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雙碟珍藏版,本片曾在2001年獲得金球獎喜劇類最佳影片和其他的大獎,現在幾乎只需要不到一百元就可以在市面上買到這個版本。以一個搖滾樂迷的觀點來看,這部影片檢視了搖滾精神在六0年代過去之後的樣貌,而在這一系列的搖滾電影文章裡,希望我們可以藉由這部影片跨出六0年代,藉由著個發生在七0年的故事,當作搖滾精神與現今生活的橋梁。
既然《成名在望》是一部以搖滾樂為背景,以追隨樂團巡迴與記錄搖滾精神為劇情推進的動力,並因而看到六0年代之後搖滾樂的窘境的電影,那我們不能不大略知道一下搖滾樂在六、七0年代前後的發展脈絡。在六零年代之前,在藍調和鄉村兩大主要音樂形式的影響之下,一種叫做「搖滾(Rock ‘n’ Roll)」的音樂運動在美國逐漸定型為一種新樂風,梳著油亮飛機頭的貓王和穿著西裝、頂著四頂西瓜皮的披頭四在這年代裡風靡了英美兩國青年少女。隨後在六零年代中,美國參與越戰引發許多反彈聲浪,搖滾樂成了不滿的年輕人發聲的管道,因此搖滾樂就變成了「反文化/次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運動,而這樣的音樂又和民謠與其他的新興文化元素結合,加上迷幻藥的使用,因此出現許多人心中最傳奇、最經典的「民謠搖滾」、「迷幻搖滾」等樂風,其音樂風格強烈,歌詞則有時義正嚴詞地控訴掌權勢力的不公不義,有時又充滿詩意地描繪理想世界的美景、對於人生的哲學性思考、或是服藥後出現的目眩神迷的幻象。這樣的音樂形式與內容將搖滾樂從文化理論家阿多諾口中的「文化工業」下內容空洞、腐化人心的黑心商品,提升為一種草根性、革命性質的文化勢力。
隨著1969年,三天兩夜愛與和平不間斷的「胡士托音樂節」圓滿落幕,加上披頭四脫下西裝,蓄長頭髮與鬍子,唱著《Across the Universe》加入了提倡「做愛不作戰」的反文化陣營之後,這個運動來到了他的巔峰時期,披頭四的加入不僅壯大了這個文化勢力的影響力,更拓展了這種樂風的聽眾群──講得白一點──更多商機,更多鈔票。
因此,在六零年代過後,這樣的搖滾樂風漸漸的影響了大眾音樂的口味,而市場也漸漸的主導了搖滾樂的走向。型式較輕緩柔和、旋律朗朗上口的「慢搖滾」被市場大眾接受,因此也誕生了許多例如木匠兄妹、芝加哥樂隊等團體創作出的跨世紀的金曲。從迷幻搖滾,由其是吉他手吉米漢醉克斯的樂風演變出來的「硬搖滾」則以其強烈的感官刺激受到年輕人的愛待與崇拜。因而在七零年代中期,搖滾樂似乎開始分成兩派,講求型式與感官經驗的硬搖滾讓大家都為他們而瘋狂,唱片公司為他們砸下重金製作大型演唱會;而傳承批判精神的一派則衍生出「龐克」與「新浪潮」漸漸地落入相對小眾的市場。而《成名在望》這部導演卡麥隆克羅(Cameron Crowe)的半自傳作品就是描述發生在六0、七0的世代交接之時,一個樂團和一個少年的搖滾信念面臨考驗的故事。
《成名在望》不只是一部搖滾電影,他也是一部關於主角威廉米勒的心境成長的公路電影。十五歲的威廉(Patrick Fugit飾)因為幫樂評萊斯特班恩(Philip Seymour Hoffman飾)的音樂雜誌克利恩(Creem)寫一篇關於樂團黑色安息日的文章而結識了開場樂團「靜水」和一名神秘的女子潘尼蓮恩(Kate Hudson飾),並因為接到滾石雜誌的邀稿,於是為了製作專題報導,他開始跟著靜水樂團一同坐著巴士巡迴美國各地。一路上,威廉得以進入體育場後台和團員的飯店房間,看到搖滾樂手最真實的一面,也因為這樣,他看到了搖滾樂在現實與信念、真實與幻象間拉鋸的窘境。
就像是之前所說,這是導演卡麥隆克羅的半自傳性電影,也一如在DVD 花絮中收錄導演所執筆的樂評中可見,卡麥隆克羅是對搖滾文化極為了解的一位人物。因此,《成名在望》的故事才能這麼由外而內、同時由內而外地從許多角度切入檢視搖滾精神從六0到七0年代的興衰。在這部影片之中,有三個負責對搖滾精神提出批判的發言人:一是搖滾樂評萊斯特班恩,一是主角威廉的母親,一個則是當作電影第三人稱敘事者的攝影機鏡頭。萊斯特班恩(Lester Bangs)真有其人,他曾為美國重量級音樂雜誌「滾石」(Rolling Stone)和「村聲週報」(Village’s Voice)撰寫樂評,他的筆鋒銳利,好惡分明,但他的文字又時而深情,時而又有如哲思格言。因此在本片之中,由他扮演一位神智清醒,能直指當下問題核心,又堅守著搖滾信念的角色是再適合也不過。威廉的母親則代表當時美國社會大眾對於搖滾樂文化的觀感,他母親三番兩次的叮嚀威廉不可嗑藥,又一直批評歌手鼓吹性濫交與迷幻藥,是很當時美國社會大眾與保守勢力對搖滾樂文化普遍的片面見解。萊斯特班恩和威廉的母親一開始就點破搖滾樂的問題,並將這些問題交由第三個批判者來下結論,第三個批判的角度是來自不講話的攝影機鏡頭,他讓我們看到事件的全盤,讓觀眾去思考鏡頭下六0年代末期的搖滾文化到底呈現出什麼樣貌。
而全劇的三位靈魂人物──主角威廉、吉他手羅素(Billy Crudup飾)、樂迷潘尼蓮恩則是扮演著辯護者的角色。在威廉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真正的樂迷對搖滾樂的熱情與衝勁。在羅素身上可以看到音樂人對於音樂造詣的執著,還有他在音樂的理想與現實處境之間的掙扎;而潘尼蓮恩則是搖滾樂的核心,音樂的謬思,愛和美的源頭,她的神祕感和群眾魅力就是使搖滾樂這麼魅惑人心的元素,但是她最後被羅素輕易的出賣給他人的遭遇則凸顯了搖滾精神在這時期的遭受的賤價出賣,象徵了那被唱片公司用鈔票填滿炫麗音樂外衣之下缺少人性、反思精神的空殼。潘尼蓮恩知道這件事時的反應,正如所有的搖滾樂迷對某個期望落空時一樣,只能嘲笑一下自己的天真與傻勁。
從劇情元素來看,導演的安排也非常巧妙,故事從1969年九月,主角11歲時揭開序幕,時值胡士托音樂節落幕不久,全美許多青年--包括了威廉的姐姐--都受這股新潮的次文化影響,11歲的威廉不能躬逢其盛,只能在心中默默的嚮往。等到1973年,時間來到六0年代反文化運動的末期,他終於能夠參與搖滾狂潮,採訪「靜水」的時候,整個搖滾文化的環境已經開始產生許多改變,人事已非,因此,理想與鈔票間的矛盾效果便更加彰顯。
此外,在《伍茲塔克》紀錄片中,演唱會製作人和台下觀眾反覆跟記者所說的這句:「一切都成真了(It's all happening)」在本片呈現的環境轉變窘境之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句話第一次出現的時機是威廉終於得以進去後台,並結束人生中第一次樂團採訪後。他步出體育場後門,恍如大夢初醒,剛結識的潘尼蓮恩和他相約去摩洛哥生活之後,輕聲向威廉宣告:「美夢成真了(It's all happening)」,這是一個十分六0年代的時刻。但是這句話最後一次出現在影片中的時機可是和美夢完全搭不上邊,這句話最後一次出現是在樂團的私人飛機上,當時飛機闖進了暴風雨中,機身搖晃不止,機上的所有人都以為自己將難逃一死,於是開始向大家告解自己做過的錯事。話題從誰多拿了一些錢,到睡了誰的女朋友,最後主唱終於說出他對羅素才華的不滿與忌妒,團員之間的暗潮洶湧在最後一刻終於浮上檯面,這時經紀人在一旁很無奈的說出:「終於發生了(It's all happening)」。於是這趟搖滾之旅從美夢變成夢魘,同樣的一句話成為了最大的諷刺。
本片雙碟珍藏版除了收錄導演當年在滾石雜誌上刊登的文章和漏網鏡頭之外,在第二張光碟還收錄了本片的加長版,我個人喜歡這個版本更勝於劇場版,加長版並沒有加進額外的場景或是大幅的改變電影的場景順序和結局,但在加長版中,他增加了好幾場戲的長度,使得一些角色的背景被交代得更清楚,或是一些台詞被更完整的收錄進影片中,因此增加了本片批判的力道與角色之間的感情關係。除此之外,在同一張光碟中除了收錄導演與演員的講評之外,還收錄了萊斯勒班恩本尊的訪談影像記錄,讓我們一睹傳奇樂評人對搖滾樂的熱愛,和談論音樂時神采飛揚的神情。
最後,萊斯勒班恩自1982年服藥過量逝世至今已經二十七載,而劇中菲利浦西蒙霍夫曼扮演的萊斯勒班恩所說的那句「到時候搖滾樂就會成為一門只講酷的工業」猶言在耳,反觀台灣與美國的「主流」搖滾樂與嘻哈樂壇,「屌不屌」的依據已經從歌詞的內容轉到身上的行頭,或是樂團的配備,而某些詞彙已成為歌曲風格型式上必備的標記;當年的萊斯特班恩似乎就像是在荒野中吶喊的施洗約翰,而現在的搖滾樂迷也只能痴痴的等待下一個搖滾彌賽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