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才是要被治癒的對象──《再見了,拉扎老師》
《再見了,拉札老師》是一部小巧細膩,卻深入探討許多複雜議題的小品電影,身為角逐奧斯卡外語片的加拿大代表,當之無愧。
阿爾及利亞的政治難民巴席拉札(蒙漢費拉飾)隱瞞著自己尚無合法居留權的身分,來到魁北克一所小學應徵教職,頂替一位在教室上吊自殺的教師。而前為老師之死在學校餘波盪漾,害怕學生留下心理創傷,校方十分小心地處理這件事情,也不許拉札在學生面前談論這場意外和死亡的議題,而教職員間也有意無意迴避此一話題。此外,初次在加拿大任教的拉札還被交代不可以隨意和學生發生肢體接觸,他印象中的教育方式在這裡也被視為老套過時。但他擇善固執,敢說敢言的他用細心的觀察和行動慢慢的為學校的師生解開心結。但他的身分最後還是曝光,不得不離開學校,而他也決定在離開前,向班上學生公開將自己的故事。
《拉札老師》由加拿大導演菲利浦法拉多(Philippe Falardeau)自編自導,巧妙的運用一位異國政治難民任職於加國小學的突兀搭配,突顯加拿大教育議題之中體制和社會的結構性問題。甚至,這問題在許多先進國家都看的到。拉扎任職的小學為了不讓學生留下心理創傷,特地安排心理輔導並無可厚非;但是學校禁止老師在課堂上討論死亡,也希望老師壓抑學生對於此一議題的討論,無非是以大人的心態過度保護孩童。而學校規定老師不可體罰,也不可以任意碰觸學生的肢體,連擁抱也不行,雖然可以一勞永逸地避免師生間的性騷擾事件,卻也拉開了老師和學生間的距離。但是,從拉札的眼光中看去,這些過度保護孩童的大人似乎才是需要被治療的對象。
同時,過度保護孩童地不只有學校,還有學童的家長,在一次家長會中,拉札和一位學生的家長談及他對這位學童個性的看法,學生的父親竟回道,他並沒有要求拉札「養育」(raise)他的小孩,他只希望拉札好好盡到教書的本分就好。這位家長的回應在眼裡竟覺得十分眼熟,因為在台灣的新聞中,也不時可以聽見家長發表類似的言論。而在和校方與家長的對比之下,這位將學生原本圍成半圓形的座位改成傳統的排排坐的北非難民雖然看似古板,卻是影片中最充滿熱誠,最願意花心思了解孩童的老師。
而劇本巧妙感人的地方就在此。隨著劇情推展,我們會發現拉扎擔任小學老師的選擇與熱誠,竟是出於他對家人深深的思念。而前任教師之死也和拉扎在故鄉的過去產生關聯。教育、死亡、回教國家人權問題,這三個複雜的主題在法拉多十分有技巧的編劇巧思之下,緊緊地彼此相扣,不但展現出他高超的編劇功力,也讓我們看到法拉多高尚的人道精神。
而身為導演,法拉多並不希望將這部片拍得過度煽情,本片的影像風格極為洗鍊,他不放大拉札對加拿大教育制度的質疑,也不刻意強調他身為異鄉人的孤寂落寞。雖說《拉札老師》的故事不免讓我想到2012九月上映的《人間師格》。但相較之下,《人間師格》的個人風格較為強烈,同時也較刻意用煽情的方式凸顯主角對教育體制徹底失望和孤立無援;而《拉札老師》則傾項以中性客觀的角度呈現故事,讓劇本自己闡明他的批判觀點,同時還保留了一點溫度和希望,使得這部電影更經得起反覆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