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演員的誕生──《雙面誘惑》
當主人翁約瑟芬質問舞台劇導演為何指名由她擔任女主角,他僅簡短地回道:「因為你身心不健全。」這句話,便是德國導演克利斯提安施沃考夫(Christian Schwochow)的第二部劇情長片《雙面誘惑》(Cracks in the Shell)的辯證核心。
主人翁約瑟芬(絲婷費雪克里斯天森飾)是在學的學生演員,她搞砸了期末的成果發表,當眾在舞台上睡到不省人事,卻引起劇場名導卡士柏(烏里諾森飾)的注意,在試角之後指名由約瑟芬擔任他復出舞台的新作女主角卡蜜兒。但女主角放蕩不羈的人格和約瑟芬羞澀拘謹的個性大相逕庭,為了揣摩角色,她不但在深夜穿上戲服化身為卡蜜兒上街獵豔,也聽從導演指示,挖掘、放大心中壓抑多年的陰暗面,但她卻在這過程中因迷失自己而崩潰,險些送命。
這部電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戴倫‧艾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執導的《黑天鵝》,因為這兩部電影都在描述一個演員努力揣摩和自己個性迥異角色的過程。但若仔細比對,便會發現這兩部片其實是很不一樣的。艾氏的《黑天鵝》著眼在娜塔莉波曼飾演的主角妮娜完美形象下扭曲陰暗的一面,藉由黑天鵝一角將之引誘浮上檯面,使主人翁的人生分崩離析。而施沃考夫《雙面誘惑》的主人翁約瑟芬並不若妮娜在電影一開場便已是成功的舞者、眾人目光的焦點,約瑟芬是個青澀、甚至眾人都不看好的新手演員。而導演施沃考夫也沒有將故事的重心擺在主角深藏的內心黑暗面,而是將焦點擺在演員由青澀到成熟其中坎坷摸索的過程。
《雙面誘惑》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演員的誕生。美國表演大師烏塔‧哈根(Uta Hagen)在其著作《演員的挑戰》(A Challenge for the Actor,陳佳穗譯)中提到,一個好演員要具備「健康的身心」,意指演員應具備感受、揣摩各種各樣極端性格、心境的能力,但卻要有能力避免自己應沉溺於其中不可自拔;而這樣的要求恰好與劇中導演的要求牴觸,他想找的是一個身心不健全的演員,並且放大、利用她的扭曲人格作為創作工具。一開始約瑟芬不知情,還如兒戲般地在家裡依導演的指示肢體動作,更以卡蜜兒的模樣「練習」獵豔,一切都像是兒戲。但是等到導演的指示越來越任性無理,要約瑟芬挖開過去創傷並且仔細品味、沉浸其中時,她也越來越接近崩潰邊緣。
但這過程也打開了約瑟芬的自覺,讓她最終發展出成熟演員該有的自我意識。以往,她都盡心盡力的配合別人的期望──母親希望她當一個有擔當的大姊,處處體諒、退讓重度智能障礙的妹妹;導演希望她當一個完美的工具人,在扮相和心理狀態上都任他擺布。導演挖開、利用約瑟芬的創傷或許殘酷,但是卻也讓她很快地認識到藝術創作者應有的奉獻精神,當同屆同學還認為演戲只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因而被她過度投入的排演嚇到時,她卻對自己的行為有充分的自覺。另一方面,在這探索創傷和導演越來越無理的要求之下,約瑟芬也學會不再壓抑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來滿足他人。最後雖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當她對導演說:「我願意為你在舞台上交出我所有的痛苦,但是如果你要崩潰,那是你的事,不要把我拉下去,我不想再經歷一次了。」她找到了一個成熟演員的界線。戲劇公演當晚,幕升起的那一剎那,約瑟芬的眼神不再像排練時那般迷惘徬徨,取而代之的是堅定自信。
隨著她在結局展現的成長,約瑟芬推翻了導演所謂的「身心不健全說」,而《雙面誘惑》不但讓我們看見一個演員由青澀到獨當一面的成長過程,也呈現了演員和導演之間依賴卻又拉鋸的曖昧關係。此外,它還包含了導演施沃考夫和他的父親兼編劇搭檔海德‧施沃考夫持續關注的創作題材──親情關係的修復。施沃考夫父子搭檔的前作《十一月的孩子》(November Child, 2008)講述一個被母親遺棄在東德的女孩透過尋母,試著理解母親在歷史環境下的抉擇;而《雙》片則是透過主人翁排戲揭開童年創傷的過程,讓母女間壓抑多年的衝突得到和解。這樣的題材在施沃考夫父子探討特定的歷史、藝術宏大議題時,增加了故事的層次,也為他們的故事注入一道暖流。
《黑天鵝》讓我們看到一個完美面具的崩解,讓人不寒而慄;《雙面誘惑》卻讓我們在一段被暴力支解的人生結尾看到一個演員的誕生,一對母女的和解,和一個少女的成長與覺醒,結局沒有詭譎驚悚,而是多了幾分不捨、欣慰與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