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之下的一片美麗淨土——《給史達林的禮物》

189
2008-12-26

《給史達林的禮物》(The Gift To Stalin) 是一部很不一樣的電影,因為它來自遙遠且陌生的國度「哈薩克斯坦」── 一個對台灣觀眾來說,可能僅藉由地理課本的白紙黑字而有過一面之緣的國家。此外,由於中文片名中出現「史達林」三個字,觀眾或許會望文生義地認為這是一部以獨裁的共產主義為題材的嚴肅電影。觀影前我也曾如此預期,甚至害怕會在戲院中坐立不安、度秒如年;然而,《給史達林的禮物》講述的是在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的冷血威權統治之下,生命如敝屣、如螻蟻的小老百姓堅強且樂觀求生的溫暖感人故事。



俄羅斯的莫斯科曾舉辦一場「送給領袖的禮物」展覽會,其中又屬史達林收到的禮物數量最多,特別是在1949年慶祝史達林70大壽的那一年。在琳瑯滿目的禮物中,有一封來自五歲小孩親手寫的信,道出了當時每個小孩的心聲:「希望爸爸能夠回家。」這個真實事件便是《給史達林的禮物》的故事原型,那位小孩在電影裡化為死裡逃生的孤兒沙士奇。圍繞著他成長的有獨眼鐵路工人哈樹、美麗的俄羅斯女子薇拉、溫柔的波蘭男子亞齊,以及一群來自各地、同樣是孤兒的小孩來陪伴沙士奇,讓他即使隻身處在陌生的小村莊裡,卻渡過了人生中唯一寶貴且快樂的日子。



我很喜歡片尾結束時,那總結整部電影且意義深遠的畫面:一棵枯樹上繫滿五顏六色的祈福彩帶,一旁只見老人哈樹帶領著小孩沙士奇背對著觀眾,沿著一彎鐵軌前行。這樣的構圖雖然簡單,卻能讓看完電影的觀眾在心中湧現出一股暖流,並細細咀嚼其韻味。因為對於沙士奇來說,哈樹在他的生命旅途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口中的「爺爺」那麼簡單而已。哈樹會緩緩闡述出自己的過往人生,讓沙士奇了解人們處於大環境之下的無奈。除了曾淡淡地提及他曾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與美麗女子邂逅結婚、生子到喪子外,我們無法深刻體會哈樹到底經歷過怎樣的人生,僅能由哈樹臉上一道道又深又長的皺紋以及右眼上的傷疤去感受。但哈樹那被視為「腦袋不太靈光」的愚鈍外表之下,實則蘊藏了睿智、奧秘、寧靜及逸樂,呈現出哈薩克漫漫大草原上的出世與大智慧。



除此之外,俄羅斯女子薇拉也是一位個性鮮明,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由於出眾的外表和玲瓏有緻的身材,薇拉成了俄羅斯警察及長官所覬覦的對象,他們三番兩次強行進入薇拉的房間玷汙她。如同二戰期間,中國、台灣及韓國等地的婦女被脅迫徵召為「慰安婦」一樣,薇拉象徵了在強權凌威之下的女性。為了保護自身及家人的生命,往往身不由己只能淪落為男性士兵的玩物。這是大時代造成的悲哀與無奈,多數婦女選擇默默承受這一切,將眼淚往肚裡吞;然而,薇拉卻展現出女性堅強的一面,以言語挺身對抗強權。為了保護沙士奇,薇拉謊稱沙士奇是她的兒子,在長官詢問孩子的父親是誰時,薇拉機靈回答道:「我也想知道是誰。說不定是博加拜(當地的警察)的呢。」徹底諷刺男性高傲且輕浮的行為,也讓觀眾默默在心底為她叫好。



片名中的「禮物」蘊含了兩層意義:一為沙士奇將寵愛的小白羊「熱水」獻給史達林,希望能換得父母親的自由;二為蘇聯政府試射的第一枚原子彈,以向史達林致敬並慶祝他的70大壽。有趣的是,整部電影從頭到尾完全不見史達林的身影,只有廣播中流洩出的聲音,宣揚史達林對於蘇聯的貢獻和地位,將史達林塑造成神一樣神聖且偉大的人物。對於這些終身在蕭瑟草原上度日的居民來說,史達林的存在遙不可及,卻又深深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誠如片名的雙重意涵,「史達林」三個字構成的符號,對於政府高層來說是又敬愛又害怕,他們使盡心機、枉顧人民的性命試爆原子彈,只為了取悅史達林;相反地,在如此嚴峻的世局下,平民百姓卻將人性最美好的一面顯露出來。無論是照顧來路不明且無依無靠的孤兒沙士奇、亞齊為了保護妻子薇拉的捨身行為,抑或哈樹那及正氣與智慧於一身的形象,在在都為本片點燃出一道溫暖的光芒。



回歸到剛才提及的電影結尾的畫面。哈樹引領沙士奇沿著軌道往前行,而鐵軌的前端卻消失在一堵高聳的岩壁後方,如同年歲增長後的沙士奇所說:「鐵路是通往未知的地方。」不僅未來的路途渺茫,就連當下的日子也是處在水深火熱的情況中,因為沒有人知道自己何時會被警察以莫名的原因抓走。對於沙士奇這樣受到外來威權的統治的人來說,不但得隱藏起自己真實的身分,連心中所信仰的上帝也被否定。難能可貴的是,如同鐵軌旁的枯樹上繫著的彩帶,人們的心中依舊抱持著美麗的希望,「即便至親至愛不幸遠離,我們更要在心中持守一片淨土,永遠守護彼此的珍貴記憶。」導演魯斯坦‧艾德拉謝夫(Rustem Abdrashev)如此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