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催淚的和平奮戰:《神的病歷簿2》深川榮洋導演直擊
近年來,文學改編電影的熱度居高不下,尤其商業片改編小說的操作模式,除了可以提升偶像演員的人氣,對於原著小說的銷售也是一大福音,日本主流電影與藝術影片,皆與文學作品有著相互依存的緊密關係。今年入選高雄電影節閉幕片的《神的病歷簿2》,是改編自夏川草介自2009年開始出版的同名小說(神様のカルテ,共有三集出版)。導演深川榮洋至今拍攝過的劇情長片約有十三部,而其中有一大部分即是由文學改編的電影。
導演表示,自己最初拍片時,只是把個人擁有的東西加以發揮,大多是偏向藝術片類型,當初還不確定自己的實力會不會被外界認可,因此無論往藝術片發展也好、商業片模式也好,導演想知道他的能力可以帶領自己走向何種創作領域。而後,他在商業市場獲得良好的回應,就拿《神的病歷簿》第一集來說,2011年在日本上映時曾創下18.9億日元的票房佳績。藉此,或許可以觀察日本商業影片是如何引發觀眾共鳴。
雖說是貼近社會議題的醫院故事,但卻非走1960年代《白色巨塔》醫院權力鬥爭的黑暗路線,和同代導演中村義洋在《白色榮光》中大玩推理與陰謀論也大相逕庭,深川導演對《神的病歷簿》之定位可從許多角度切入,他認為能將其看作親情或友情故事,亦或是關於希望延續的主題(在日本311災難後,關於希望與新生為題材的作品以各種形式百花齊放)。而日本傳統文化一向注重季節變化,每個季節都代表著不同的心境與情感層面,比方說,冬天即有前往下一個歷程、重新開始的意義,在《神的病歷簿2》同樣呈現出大量的季節景色。導演說道,他確實想以節氣的轉換來對照片中人物的生命變化,因此他拍了許多日本季節風景:櫻花綻放之春、穿著浴衣的日本祭典、被大雪覆蓋的山頂……外景拍攝之豐富,大概也打破了以往以室內戲為主的醫院電影。
圖:本片以外景的季節風貌襯托角色處境的柳暗花明。(圖/采昌國際多媒體)
|
這部片的原作作者夏川草介本身是一位醫生,撰寫該小說並不是要強調醫療現場的悲情與苦痛,而更想突顯出在既有(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希望,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傳達人性溫暖的催淚片,在歷經景氣低迷與災後創傷的社會中,某種程度能夠帶給大眾安慰與釋放。即便現實中有太多殘酷面,而資本化的現代醫院以追求獲利指標、24小時不打烊的醫院帶來過勞的情形,大醫院對病人也有許多不通融的冷漠,面對這一切,導演讓主角以一種溫和的反叛精神,創造唯美、感動人心的軟性抗爭。深川榮洋在改編電影的過程中會將原著大幅變動,雖然在內容上大量調整常與原著作者發生衝突,但所幸在《神的病歷簿》與夏川的合作上沒有發生爭執,而片末由櫻井翔飾演的年輕醫生所策動的「溫和反抗」行動,即為深川榮洋跳脫小說所添加的美麗結局,的確很賺人熱淚、讓人鼻酸。
《神的病歷簿》從第一集的英文片名In His Chart,到第二集則的The Chart of Love,更進一步直搗全片想傳達的「愛」,對很少直率表達情感的日本人而言顯得直白,但對導演來說,或許那是他從片中得到的感動吧。深川榮洋表示,他在拍攝現場經常因為演員的演出而激動落淚,其中他最有感而發的一幕,是年輕主角問老醫師:「像這樣的醫療現場,真的還有希望嗎?我們還有未來可言嗎?」剛提出問題時還沒有得到答案,這個問題隨著劇情演進,醫療人員經歷了許多痛苦都回答不出來,直到老醫師臨終前才出現回應:「有希望的,我們的希望就在你們。」希望在於傳承下去的新生代身上,醫療的意義,在劇中以世代交替的期許作為詮釋,一切盡不在言中,只有繼續努力前進。
圖:本片以溫暖的柔性口吻為日本醫療制度的未來注入改革希望。(圖/采昌國際多媒體)
|
《神》片反映出現代醫療體制下從業人員過勞的勞動條件,同時卻也反映了醫生作為志業其背後的精神與心境。深川導演表示日本政府目前提倡人民區隔工作與生活時間,推廣更健康的工作模式,希望改善職場過勞的情形。但工作過量的問題,從片中的醫療生態可見一斑,醫院工作是需要耗費大量體力的職業,在日本,多是由三十五歲以下的醫療人員為主力,四、五十歲就差不要隱退了,《神的病歷簿》可說是如實描寫身為青年醫師的煩惱與內心糾葛,也正是因為青年族群人生經驗尚不足,醫生們才有那麼多內心矛盾,如果是四、十五歲的前輩醫師,他們看待事物的觀點可能就比較淡然。然選擇年輕主角的故事,可以生澀也可以熱血勵志,在跌跌撞撞之後找到的解答,也才那麼具有說服力。
而深川導演似乎也希望從這些醫生身上,再次確認自己拍電影的工作價值。身為一位導演,承襲前人的腳步拍片至今,「所有的思考、經驗與技術是不能在這一代停滯不前的,創作意義需要流傳下去。」導演說道,新的能量與希望,正如片中所提及的醫療進步一般,前輩不斷把他們的人生歷練傳遞給後輩,為了造就往後的契機、以及突破難關的希望。自認在工作上也非常過勞的深川榮洋,出生於一個「職人」(具有某種專業的人,泛指工匠與精通某手藝的師傅)家庭,每個人都為了工作奉獻大部分時間,也因此家人都可以體諒導演長時間地工作,甚至還鼓勵他要為工作全心付出。雖然工作時間驚人,但能繼續支持他拍電影的動力,是與各式各樣的人見面,能夠迎接許多不同的邂逅,接觸人群的溫度可以彌補其工作上的疲憊,也成為導演創作的養分。
從正統藝術學院出生的深川榮洋,特別推崇日本導演今村昌平以及森田芳光的作品,他欣賞這兩位導演在電影中所張顯的個人觀點,由於在商業片中,想發揮作者(導演)個性有一定的難度,但今村與森田導演在拍攝商業影片時,依然能把其想法與作風表達清晰,遊走於市場與個人表現的力度遊刃有餘,這也是深川榮洋導演的目標,他也期待往後能挑戰各式類型的電影。倘若能自由地選擇拍片種類,深川導演最想挑戰日本古裝時代劇,目前正好有邀請他拍攝江戶武士片的案子。傳統日式的義理人情,在現代商業電影的包裝之下,會展現何種不同的風情?又要如何感動大眾?它將成為這位具古典和風的中生代導演的另一種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