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公布入圍名單
第九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下稱TIDF)入圍名單公布記者會於八月十三日下午兩點在文化部華山小客廳舉行。現場除了入圍的導演外,還有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局長張崇仁、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暨本影展策展人林文淇,及初選的評審委員共同揭曉本屆影展三大競賽「國際競賽」、「亞洲視野競賽」、及「台灣競賽」之入圍名單。除了入圍台灣競賽的15部佳片之外,台灣近年的優秀紀錄片作品亦入圍其他兩項國際競賽,陳芯宜《行者》同時入圍國際及台灣競賽、黃明川的《一個女藝術家之死》則同時入圍亞洲視野及台灣競賽,而廖憶玲、朱柏穎的《山上的小女子舉重隊》亦入圍亞洲視野競賽。
本屆影展競賽徵件共有來自117個國家與地區的作品參與報名,投件總數達1534件,破歷屆新高。本屆入圍名單的挑選歷時兩個月,初選小組委員包括台灣電影及紀錄片界重要影人、學者、影評人、影展代表等共15人,包括曾文珍、塗翔文、張昌彥、黃以曦、關本良、曹文傑、陳斌全、孫松榮、吳米森、林明玉、王盈舜、曾芷筠、黃建宏、林木材、吳凡等。評選重點聚焦於紀錄片美學上的嘗試創新,以及在議題觀點上的深度聚焦及獨特視野。
「國際競賽」透過銀幕進行深度環球之旅
「國際競賽」集結來自全球亞洲首映的紀錄片作品,初選小組委員之一的曹文傑說,不同的國家有不同類型的紀錄片,這些紀錄片都非常多元且豐富,看這些紀錄片就像是經過深度世界旅遊一樣,可以獲得能量的補充。
入圍國際競賽的十五強,不僅在美學形式及敘事觀點上展現豐沛的想像力,在題材內容上,也反映出繽紛多元的社會現實及人文景況。《貪欲帝國》以南韓「三星」企業的工殤事件為主軸,完整呈現長達七年的勞工抗爭;《玻利維亞幻遊》融合劇場藝術,以瑰麗而魔幻的色彩娓娓道出拉美絢爛的歷史文化;《國考大作戰》記錄剛果的考生百態,並反諷當代教育的荒誕之處。其他包括融合跨界媒材的《思念家屋》,詩意濃厚的《霧》,探討生命的《給逝去的》、《-1287》,由生活處境出發的《暗影人生》、《火山好日子》、《燃煤的餘燼》、《礦味生活》,訴說移民文化的《夢想中繼站》、《國界蒸發》,及公路冒險的《阿姆斯特丹小鎮指南》,皆多面向地呈現社會、文化、歷史的不同風貌
亞洲視野跳出西方世界觀 美學獨特豐富
「亞洲視野」初選委員代表黃建宏,說明了亞洲與歐美的史觀不同,從紀錄片就能看出來,透過亞洲視野競賽中的紀錄片,可以發現「亞洲」的組成和人的遷徙過程息息相關。15部入圍作品勾勒出動人的亞洲圖景,不僅可看出各地域的多樣差異,在美學上也兼顧實驗性,將為台灣帶來一個認識亞洲全面且嶄新的視角。亞洲紀錄片因為複雜的歷史文化和素樸的製作環境,所投射出的影像也更為豐富迷人,生猛有力。
本屆亞洲視野競賽共有來自9個國家的15部作品入圍作品,《星火》追溯1957年甘肅農村一份地下刊物之幽暗歷史;《八堂的綠色之戰》記錄了南韓漢江岸邊一場綠色運動所蘊含的人生掙扎與矛盾;《我的狐狸電影夢》生動呈現伊朗卡車司機與狐狸之間微妙而複雜的情感;《湖畔的緬甸夫人》則描繪了緬甸神靈信仰及鄉村質樸生活。
「台灣競賽」200選15競爭激烈 主題豐富多元
本屆台灣競賽共有200部作品參賽,最終選出15件入圍,競爭相當激烈。這15件作品的題材相當廣泛豐富,對環境、國族、藝術、文化等議題都有全面而細緻的描繪。其中包括以攝影機衝撞體制、質問權威的勇氣之作《公民不服從》,及甫奪得今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李惠仁導演的《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
此外,也有不少作品以藝術為主題。黃明川導演的《一個女藝術家之死》細緻地融合藝術、生死等元素;陳芯宜導演的《行者》,採用台灣少見的Dance Film拍攝手法記錄「無垢舞蹈劇場」的總監林麗珍,畫面充滿張力;陳芯宜與江國樑合導的《山靈》則以裝置藝術家王文志為主角,靜謐深沉的影像飽含生命的厚度。
另外,生態紀錄大師柯金源的《黑》深入追蹤農地污染問題;《刪海經》由金門特有活化石生物「鱟」折射出兩岸政治的變遷;Raye執導、九把刀監製的《十二夜》關注流浪狗處境;《餘生—賽德克•巴萊》史詩般地紀錄霧社事件後代生命歷程;從越南嫁來台灣的阮金紅導演的首部紀錄片作品《失婚記》關注外配在文化及語言所面臨的困境;《邊界移動兩百年》記錄印度超過百年的華人流離史;而拍攝龍山寺街友的《4891》、以研究地方史的台語老師林錦賢為主角的《流浪的狗》、用明快的節奏和熱力十足的摔角畫面,道出台灣一群摔角男兒生命故事的《正面迎擊》,皆深入小人物內心幽微之處,綻放人性尊嚴微熱的光亮。
影展探索對現實的創意處理 主視覺取材自《探訪日》
張崇仁局長於致詞時,特別表揚TIDF是一個可以集中資源並凸顯台灣文化特色重要的影展,希望在雙年展改成年展後能讓更多的好作品出現。林文淇執行長表示,紀錄片在台灣是一種重要的片型。他解釋,TIDF對紀錄片的定義來自紀錄片之父約翰葛里遜的定義「對現實的創意處理」,紀錄片經由導演自現實取材、精心挑選畫面組成故事,是一種再現而非真實。
TIDF於入圍紀者會當日也公布了影展海報主視覺,以及影展形象預告。今年主辦單位在海報和預告接引用了波蘭紀錄短片《探訪日》(The Visit)的影像。另外,林執行長又說,紀錄片是一種文化媒介,且具有推動社會能量的功能。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自今年起由雙年展轉型成年展,希望透過這個改變,能夠培養出更多台灣紀錄片導演外,更能夠使台灣紀錄片國際化,讓全世界看見台灣且認識台灣。影展將於10月9日至19日於光點華山電影館、台北新光影城、及府中15新北市紀錄片放映院,及國家電影中心舉辦,詳情請上官網查詢(www.tidf.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