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影展」新風貌 呈現兩岸學子創作觀點
舉辦第六年的「大學影展」於五月二號在台新藝術基金會舉辦開跑記者會,宣布本屆影展將以全新樣貌重新登場,為台灣大專院校學生帶來兩岸三地學生作品,讓大學生看見不同華文世界的觀點和聲音。
由中央大學電影文化研究室、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中映電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大學影展始於2008年,過去五年中一向致力為國內大學生推廣優質國片與獨立電影,近年國片市場回溫,此一使命也告一段落。今年「大學影展」聯合「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演藝學院、以及高雄市電影館等中港台影藝單位協力,集結兩岸三地大學生所創作的長片和短片,以及今年高雄「青春影展」的43部入圍影片,將從九月開始校園巡迴放映,培養青年對於電影的鑑賞能力,提高創意思考和態度。
青年創作論壇:
關注社會議題是中港台學生共通趨勢
在記者會後,主辦單位也舉行一場兩岸三地青年創作論壇,邀請高雄市電影館劉秀英館長、香港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葉月瑜教授、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院舒琪(葉健行)院長、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資深評委黃鐘軍先生,以及中央大學電影文化研究室主持人林文淇教授等學者,發表他們對於近年兩岸青年創作趨勢以及環境的觀察。
黃鐘軍表示,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已舉辦14年,其中的「大學生原創影片大賽」也有悠久的歷史,去年單屆的參賽作品數量已超過2000部,而近幾年的學生作品質量也不斷提高,常見的內容已從早期的關注個人的小清新題材轉向嚴肅的社會議題,而學生作品對於這些議題所能自由發會的空間和觀點,也是現在商業大片所難表達的。同時,因為競賽規模大,也吸引了兩岸三地的學生參賽,去年的最佳劇情長片便是由北藝大劉振南作品《我的拼凑家庭》奪得,也是首度獲得首獎的台灣作品。
香港學生創作不受限
憂港影低潮影響學生作品格局
浸會大學葉月瑜教授則表示,香港電影面對產業低潮,目前也正透過許多獎勵和輔導金制度,希望帶起香港電影「鮮浪潮」(fresh wave),而香港影視科系過去一向以培養劇情片人才為主,著重於編劇能力,而近年浸會大學的學生對於傳統劇情片訓練的興趣減低,轉而注重作品意念、風格、社會運動、以及香港中國關係等議題。而對於學生的創作,浸會大學的教師也從以前的主導改為輔助,因而學生作品之中不會見到任何老師的干預和影響。
香港影藝學院(APA)院長舒琪也認為近年的學生主見越來越強,加上數位化之後,工具變化速度極快,演藝學校也措手不及,APA素來著重學生技術上的基本功,但是因為傳統底片式微,膠片越來越難購買,而數位設備更新速度快,但公立學校請購流程冗長,跟不上設備更新速度,時而出現學生設備比學校新的狀況,造成教學上的困難。另外舒琪院長也認為香港電影產業的長期低迷也影響了電影科系學生觀念和基本功,香港電影產業和作品質量下滑的情形已經持續20年,而90後的學生在長大的過程中所看的正是這段時間的作品,他直言這樣環境無法為學生培養出大氣候,而香港3年制的大學教育無法在短時間制 內補足學生程度,培養出真正的優秀電影人才。
台灣學生作品質量普遍提升
南部學校追平北部水準
青春影展主辦單位高雄電影館劉秀英館長則就近年青春影展參賽作品提出觀察,他認為台灣近年的學生作品在影像語言上越發熟悉,而因為器材數位推誠出新使得拍攝門檻降低,同時因為有許多學生提早到業界實習,因而在拍攝技術上也有明顯的提升。在內容上,台灣學生的焦點則由早期的對生活周遭家庭校園的關注轉移到對同志、原民、就業等社會議題的關心,在形式上也勇於嘗試風格和類型。而隨著一些業者南下,南部大專院校近年的水準也明顯提升,過去幾年青春影展的入圍影片北部學校多半佔了大宗,但近年南部學校入圍量也逐漸提升,直到今年終於和北部學校平起平坐。而相較之下北部學生作品富有人文底蘊,南部學生的作品類型範圍寬廣,但是說故事的能力還仍有努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