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rack or Not to Track/要推不推
那麼…..我們就來談談《東京物語》吧。
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生1903年12月12日生,1963年12月12日歿,剛好活了60歲。他19歲進入松竹映畫當攝影師,23歲當導演,拍了第一部電影,一生沒離開過松竹,總共拍了54 部電影。
《東京物語》是1953年發行的,儘管當時小津年已半百,是日本國內知名導演,但是日本之外的觀眾,大多都是透過《東京物語》才初識小津。影片故事是一對從廣島來的老夫婦,到東京去探望兒女,忙於生活事業的兒女,無力照顧父母,連帶他們去東京見見世面,都抽不出時間,於是兒女們把父母送到熱海去泡溫泉,原本要他們去玩三天,卻不料熱海是個不夜城,老人家晚上被吵得睡不著,第二天就回來了。女兒見到父母早歸,擺下一張臭臉,傷了父母親的心,兩老就在東京的上野公園裡流浪。後來老媽媽去媳婦家過夜,老爸爸則是和老友喝了個通宵大醉。最終父母回到廣島,母親隨即過世,孩子們回到家鄉參加葬禮。
第一次看小津就看《東京物語》的觀眾,剛好看到了小津轉變的一個關鍵點。這部影片進行到將近一半時,老夫婦離開女兒家,在上野公園裡商量該去哪裡過夜,影片此時用了個推軌鏡頭(tracking shot)。開始是個近景,照著一片石牆,攝影機慢慢向右橫移,推到石牆末端,露出開闊畫面,成了個中景。老夫婦坐在畫面深處,安靜地吃著晚飯,鏡頭從他倆的右後方,照著他們的斜側背。接下來鏡頭切到近景,兩人說了幾句話。第三個鏡頭又切回遠景,兩人站起來,走出畫面,依舊沒有拍他們的正面。第四個鏡頭是遠景,兩人背對鏡頭,在公園裡的道路上,走到一堵矮牆邊。切到第五個鏡頭,近景,還是背面,老先生說東京真大,老太太回說如果失散,可能一生不能相見。第六個鏡頭回到中景,鏡頭從左後方拍兩人沿牆前行,又是一個推軌鏡頭,跟著他倆走了大約十秒鐘。這場戲從頭到尾,攝影機都從斜後方或是正後方拍老夫婦。
為什麼特別提這場戲,是因為當中這兩個鏡頭,是小津電影生涯裡最後的推軌鏡頭。從此之後,到他過世為止,他又拍了八部電影,攝影機再也沒有動過。
一般我們熟悉的推軌鏡頭,配合主流的好萊塢電影,主要功能在敘述故事。攝影機不能隨意亂動,免得觀眾覺得突兀(想想家庭攝影的畫面,鏡頭亂晃,隨意變焦,就懂得我的意思)。要移動攝影機,必須要配合人物劇情,人物移動在先,攝影機跟著他走,目的是為了交代他移動的動機以及目的。小津的想法不一樣,他的推軌鏡頭往往不以敘述為主,而是抒情性質。《東京物語》裡的這場戲,攝影機從頭到尾在老人家背後,若即若離地跟著,這不是自我隱藏的低調客觀敘事,而是主動流露出觀看者的關心,似乎怕老人家走丟了,真的一生不能相見。
這也是小津最後一次讓上個世代的人這麼無助。兩代之間的衝突溝通,上一代和現代社會之間的疏離,是小津戰後電影的母題,他尤其擅長呈現老人家的挫折疑惑失措。但是這麼無助,幾乎流離失所的老人家,小津在《東京物語》之後,就再也不忍心拍了。攝影機停止移動之後,上一代似乎也安定下來了。
小津在西方世界的重要引薦者,Donald Richie曾經說,小津一生的藝術發展,是把自己的傳達意義符號,逐漸削減,趨近極簡。一般導演隨著經驗豐富,技巧成熟,傳達意義的工具就越多,也越擅長變化。可是小津的發展全然不是如此,他越成熟,就越簡單,Donald Richie說,小津容許自己使用的表意工具越少,這些工具的象徵意義就越高,所能傳達的內涵就越深刻飽滿,值得令人深思。
(作者李振亞為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