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國鈞英文電影學術專書出版 回顧「看不見」的台灣影史
台灣電影站上世界舞台是從1980年代的新電影開始。國際影展的影評人與觀眾在銀幕上看到楊德昌冷峻自覺的都市風格(如《海灘的一天》與《恐怖份子》)與侯孝賢深具情感且寓意深遠的長鏡頭及個人回憶(如《冬冬的假期》與《童年往事》)鄉村田園等影片,不少人驚喜「發現了」台灣電影。
1980到90年代台灣電影的確對世界電影貢獻了不少重要影片,《悲情城市》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其中兩部常為國際影迷津津樂道的佳片。除了楊德昌與侯孝賢外,李安、蔡明亮也已經是重量十足的台灣導演。
台灣新電影以及延續的人文電影為台灣電影帶來高度評價,但是也帶來麻煩。這個名號裡的「新」字,一竿子把80年代前的台灣電影都打不見了。儘管1965年到75年是台灣電影的「黃金年代」,但不論是60年代的台語片與健康寫實片,還是60到70年代的愛情文藝片與武俠片,或是政宣片、喜劇片,在國內缺乏電影研究單位以及影片取得不易的情況下,都被新電影的光芒所掩蓋,變得既舊又不值得一提。
然而,電影有多重面向,不能僅以單一種美學觀點論定其價值。遺憾的是,國內雖有黃仁、葉龍彥、盧非易、廖金鳳等多位學者對於早期台灣電影歷史加以研究,但是在學術影響力甚高的美國學界,處理80年代以前電影史的研究著述一直付之闕如。
這也就為什麼由台灣在美國都克大學任教的年輕電影學者洪國鈞(Hong Guo-Juin)教授所著的Taiwan Cinema: A Contested Nation on Screen(暫譯:台灣電影:銀幕上一個具有爭議的國家)這本英文專書的出版意義格外重大。
本書分為「類型」與「風格」兩大單元。第一單元從日據時代的在台灣的電影談起,接續討論1955-70年的台語片以及1964-80年的健康寫實主義、文化政策與李行的電影。第二單元處理《童年往事》與1982至86年台灣新電影的「滄桑」。最後兩章討論王童的台灣三部曲與蔡明亮台北三部曲裡的後殖民都市。在兩大單元之間,洪國鈞還特意穿插一小章關於侯孝賢在1980-82年之間,他所謂轉換期的幾部商業電影的討論,如《就是溜溜的她》與《風兒踢踏踩》。
在本書的前言中,洪國鈞說明本書的撰寫動機,始自於1993年他在美國唸書時,在被廣泛採用的電影教科書《電影史介紹》(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這本書裡,看到新電影之前的台灣電影被兩位作者大衛鮑德威爾(David Bordwell)與克莉斯汀湯普森(Kristine Thompson)一筆帶過,認定只是「政宣片跟技術拙劣」之作,因此引發他想要探究新電影之前的台灣電影之動機。
洪國鈞從國家電影的角度書回顧台灣電影史,強調國家 / 政府介入電影,電影也透過不同的呈現投射不同的國家形象與意識型態。本書對於多部過去受到忽略的電影文本,如《養鴨人家》,仔細加以分析,提醒讀者與觀眾,台灣電影一直都十分可觀,需要受到重視。
洪國鈞去年客座主編華語電影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1980年代前台灣電影專輯,呼籲電影研究者不要讓「看不見」的台灣電影持續隱沒在學界的盲點中。這個呼籲受不少國內外學者支持,隨著本書出版,預計在近幾年內,將可看到更多研究者投入台灣80年代前的類型電影與其他電影議題的研究。
洪國鈞的新書由Palgrave Macmillan公司出版。目前僅發售精裝本,定價8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