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氣化,順應自然:《童年往事》

330
2011-10-21

《童年往事》是侯孝賢的半自傳式作品。電影一開場,他自己講旁白,用異常冷靜的語調,娓娓道來家族的遷徙歷史,從廣東梅縣到台灣鳳山。而靜謐的鏡頭,則拍到了他幼時的家,以及家中的重心角色──父親;接著再拍老奶奶用溫柔的聲音喊著「阿孝咕」,然後片名的字幕才浮現出來。除了直接表意的中文片名,也看得見象徵全片真正精神主軸的英文片名:「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這個英文片名,不單單只是對於本片的註解,更像是侯孝賢作品中一貫的精神意念,因此,《童年往事》並非沈溺在往事惆悵中的那派懷舊濫觴,反倒是體現他一貫以來,比較接近道家思維那種豁達坦然的生命觀。

從戲劇情節的發展來看,《童年往事》詮釋的其實是侯導從七、八歲成長到高中的青少年記憶,但若嚴格地分析起來,影片其實是依序以父親、母親與祖母的三場「死亡」儀式,堆疊出阿孝咕的成長。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就好像是讓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不得不直接殘忍面對生命來去的超脫與體悟過程。

 
(劇照為中影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父親死亡的時候,侯孝賢以長鏡頭拍攝臨終與守靈時全家人的傷痛(尤其是母親的部分);然後處理母親過世時,已變成安安靜靜的肅穆氣氛;再到最後,面對老奶奶的死亡之際,幾乎僅剩下旁白的冷靜自述。這樣的漸進與變化,絕非意指「阿孝咕」這個角色慢慢變得冷血無情,而是表示早已長大成人的侯孝賢,已選擇用鏡頭語言的對比差異,清楚地呈現他自己如何經歷這三段至親辭世的回憶。這種心境,不單單只有表面上的哀傷垂淚,更有著逐漸淡定的人生體會,比較神似於中國傳統道家對於生命的看法:「生死氣化,順應自然。」無論生老病死,都應該達觀的坦然面對。 

《童年往事》不只有導演個人的感懷,更屬於整個時代的記憶,反映出台灣自1949年以來的複雜變化與世代更迭。片中的上一代是所謂的「外省第二代」,他們對中國懷抱著根深蒂固的鄉愁,特別是祖母一直不停地在尋找回大陸的路,以及父母只把台灣當成過渡、終歸要回到祖國的想法。但相對於下一代,他們漸漸拋開舊有的政治意識,從成長經歷到生活樣貌,都與台灣本土文化自然而然地融為一體,也與遙遠的中國產生切割。 

在《冬冬的假期》於南特影展獲獎之後,「侯孝賢」三個字開始在國際上發酵,《童年往事》先在柏林影展獲得會外的影評人費比西獎,然後又在鹿特丹影展得到最佳影片獎(非歐美影片),廣受影評人與影展圈的肯定。而在台灣本地,《童》片在金馬獎評審會議上引發「擁侯」與「反侯」爭議,亦象徵著「台灣新電影」正反論戰的方興未艾。不過最後《童》片不但順利入圍最佳影片與導演等大獎,也獲得最佳原著劇本(侯孝賢、朱天文)和女配角(唐如韞)兩座金馬獎。 

1985│臺灣│35mm│彩色│138分鐘

導演:侯孝賢

編劇:朱天文、侯孝賢

攝影:李屏賓

剪輯:廖慶松

演員:田豐、梅芳、唐如韞、游安順、辛樹芬

(本期影評摘錄自《光影的長河:影史百大經典華語電影》專書) 

「光影世代:影史百大經典華語電影專書」專題前期文章:

第329期  光影世代:《光影的長河:影史百大經典華語電影》書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