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倫敦:1945年以來的電影城市》原文書介

312
2011-06-17

書名:London in Cinema: The Cinematic City Since 1945
(譯名:電影中的倫敦:1945年以來的電影城市)

作者:Charlotte Brunsdon

出版社:BFI

出版年:2007

今年的台北電影節選定倫敦為主題城市,在「城市:倫敦」的單元裡分為「經典重現」、「艾佛利vs.佛斯特」與「名導初體驗」等三個類別,共提供相關經典影片15部。此外影展還製作「英國焦點導演:麥可鮑威爾」(5部)以及「英倫潮流」(12部)兩個專題。喜愛或有興趣認識英國電影的台灣觀眾不可錯過這個難得的英國電影一次吃到飽的電影饗宴。訴求以城市為特色的台北電影節也是一年一度透過電影體驗全球各大都市的絕佳機會。

電影與都市不論就產業、拍攝與映演各方面都有密切關係。都市自然也經常成為電影故事中與拍攝時的主要場景(如黑色電影與警匪動作片)。倫敦這個從英國帝國時期就叱吒風雲的都市自然也不例外。倫敦由於歷史悠久,在文學與藝術作品中有長久被刻畫呈現的歷史,知名的「倫敦電影」為數不少,如狄更斯小說改編的維多利亞時期時代片中《孤雛淚》,恐怖片經典《開膛手傑克》,或是休葛蘭與朱莉亞羅伯茲主演的現代都會浪漫喜劇《新娘百分百》。

透過電影來看都市,按影索驥是最常見的作法。都市居民或是待過某個都市的觀眾看到大銀幕上出現自己熟悉都市地景往往會有特別的親切感。都市豐富的文化、社會與視覺樣貌在大銀幕的光影呈現與(愛情)故事點綴下,也會變得更迷人(如《新娘百分百》裡的倫敦諾丁丘與《電子情書》裡的紐約市),讓影迷走出戲院後,忍不住透過旅遊進入電影中的都市。近年來國內的台北與高雄兩大都市開始積極投入電影協拍,提供補助或獎金鼓勵電影公司到市內拍攝電影,正是看準了電影對於都市可以帶來的觀光效應。

如果你能夠閱讀英文原文書,又想趁著今年台北電影節可以看到倫敦相觀影片的機會,進一步了解電影中的倫敦,那British Film Institution(BFI)在2007年出版由英國華威大學(Warwick University)電影電視系教授Charlotte Brunsdon所著的London in Cinema: The Cinematic City Since 1945(《電影中的倫敦:1945年以來的電影城市》)是值得一看的電影研究專書。

作者不想只是「按影索驥」去討論眾所皆知的「倫敦電影」,而是從電影的觀點出發,去看電影中呈現作為「生活都市」(biographical city)的倫敦,以及「倫敦故事」,也就是倫敦在電影中對於劇中角色、情節與電影本身所具有的意義。作者在前言中以1955年的《貴婦殺手》(Ladykiller)這部電影所作的分析,清楚展示她在書中如何對「倫敦」進行討論。這部影片並未提供倫敦市的地景全貌,只是透過角色的口音、維多利亞風格房屋、大量的鐵軌以及一、二個地標來註明。但是影片透過老太太與一群匪徒互動的情節,巧妙將戰後處於新舊社會交接的倫敦作了深刻的呈現。

全書主要分為「地標倫敦」(Landmark London)、「在地倫敦」(Local London)、「到上西區去」(Going Up West)、「倫敦地下社會」(The London Underground)、「幫派份子、開膛手與家庭主婦」(The Gangster, the Ripper and the Housewife)以及「泰晤士河故事」(The Thames Tales)六章。作者感興趣的問題是:一部電影如何展示故事是發生在倫敦?影片如何處理倫敦的場景?處理的方式與其他同類型或不同類型的影片之間有無關連?本書與多數電影都市書最大的不同處,可以說是作者以「倫敦觀點」來看電影,而不是從電影中找倫敦。這個不同的觀點也讓作者在選擇納入書中仔細分析的電影除了像是《四海本色》(Night and the City)與《蒙娜麗莎》(Mona Lisa)等片外,也有不少並非是知名的「倫敦電影」。

本書可以是這次台北電影節倫敦主題的延伸,也可以是觀看這次二十幾部倫敦電影的理論參考架構。要跟著台北電影節「倫轉台北」的讀者,如果怕轉得太暈,這本來自倫敦的書可以讓你神清目明,電影與倫敦都可以看得更清楚。

編按:自本期始本專欄將連續刊載4期〔電影中的倫敦〕專題,讓我們一同穿越城市的肌理,跟著電影重新閱讀倫敦。)